首页 > 女生言情 > 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 > 第16章

第16章(2/2)

目录

然而,谁能料到,这郓城县竟是江湖豪强与绿林好汉的聚集之地!

他倚重的押司宋江,竟是隐藏的江湖魁首!

东溪村的保正晁盖,暗中贩卖私盐,更纠集一伙强人,劫走了梁中书献给蔡太师的生辰纲!

后来晁盖逃上梁山,落草为寇。

石碣村的阮氏兄弟、东溪村的教书先生吴用,皆是晁盖的同伙。

紧接着,宋江也犯下大罪,几经波折后投奔梁山。晁盖死后,宋江的势力甚至超越了他!

就连县衙的都头雷横与朱仝,最终也上了梁山。

宋江成了梁山之主,吴用担任军师,阮氏兄弟统领水军,屡次击败朝廷大军,连高太尉也曾被生擒。

雷横与朱仝亦是梁山排名靠前的头领。

而这些赫赫有名的反贼,都曾是时文彬治下的百姓!

梁山泊,更是郓城县的辖地!

如此一来,时文彬便遭了大殃。

治下出了这么多反贼,本该被革职问罪!

可郓城县已成烫手山芋,无人敢接,时文彬只得戴罪留任。

这一留,便是六七年!

三年又三年!

时文彬也从当初意气风发的年轻进士,变成了如今暮气沉沉的中年人。

好不容易等到宋江等人接受招安,他以为苦难终于结束。

谁知柴皓横空出世,闹出的动静比宋江更大!

他绑了高太尉并斩首,大败刘延庆二十万大军,闯入汴梁城,痛骂皇帝,箭射天子,还抢走了皇帝钟爱的花魁李师师!

尽管这些与时文彬无关,可梁山名义上仍是郓城县的地盘!

朝廷奈何不了柴皓,难道还治不了他时文彬?

得知柴皓在汴梁的所作所为后,时文彬终日惶恐,以为大限将至,只等朝廷派人拿他问罪。

然而,左等右等,朝廷的人没来,反倒是括田所的税吏宦官纷纷逃回汴梁。

济州府的官吏与兵马,也不敢踏出城门一步。

时文彬与郓城县,转眼成了无人过问的化外之地。

五月正值夏收时节,百姓本该向官府缴纳赋税。郓城县令时文彬原想照例派人下乡征税,毕竟县衙官吏的俸禄都靠这些钱粮维持。不料辖内百姓纷纷前往梁山朝拜柴皓,竟要将税赋交给这位梁山首领。

眼见县衙官吏因领不到俸禄相继离去,时文彬成了名副其实的光杆县令。他既不敢弃城逃回故乡,怕连累家人;又不愿继续当个有名无实的县令。思虑再三,这位县太爷索性带着官印直奔梁山。

此乃郓城县令印信,今日献与柴王。时文彬满脸羞愧地说道,恳请柴王发兵接管郓城。要杀要剐悉听尊便,若蒙宽恕,容我离任,也好向朝廷交代是为兵败而走,给城中百姓谋条生路。

柴皓闻言立即会意。这位县令身处两难境地:既不能违背朝廷,又无力对抗梁山势力。更难得的是他并非贪生怕死之徒,而是为百姓生计主动来献城。如此清正能干的官员,若在别处为官,恐怕早已升迁。

时县令言重了。柴皓笑道,我柴皓若占城据地,岂不与方腊、田虎之流无异?这番话让时文彬听得目瞪口呆——哪有人自称只是个反贼的道理?

柴皓竟敢单枪匹马杀入汴梁城,生擒朝廷太尉,当面斥责并箭射天子,还夺走了皇帝最宠爱的花魁!

这等行径岂是普通叛逆所为?

即便是江南称帝的方腊,河北称王的田虎,闹出的动静都不及梁山柴皓这般惊天动地!

你已是当世头号反贼,却既不占据城池,又不自封王号?

这不是耍无赖是什么?

时文彬却哑口无言。

虽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典故尚未流传,但熟读史书的他明白柴皓所言确有道理。

自古最先称王称帝者,往往成为众矢之的。

秦末陈胜吴广率先称王,却最早覆灭,最终让刘邦得了天下。

汉末张角 最先败亡,袁术称帝亦最早殒命。

隋末十八路反王、七十二路烟尘,谁先称帝谁就先遭剿灭。

在当权者眼中,名分大过天!

但凡有人敢公然称帝,哪怕只有三五个喽啰,也必须全力剿灭——这是对朝廷正统的挑衅!

反之,若不称王称帝,即便势力再大,也不会成为首要打击目标。

因此柴皓虽声势浩大,只要不公然称王,朝廷尚可睁只眼闭只眼。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