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民国北平旧事 > 第67章 密室无头尸

第67章 密室无头尸(2/2)

目录

此人看到老爷子一副爱卖不卖的模样,立马不抬价。

“卖~”

老爷子面无表情回了句。

“东西买回来,老夫,压在手里不说,哪怕卖出去,最多挣两百。”

“你小子知足吧~”

还是一样的操作,金老爷子带着此人去街尾钱庄,验银票真伪。

等两人离开后,和尚开始问地衣。

“那个人,来师傅摊子卖了几回东西了?”

地衣坐在他旁边不假思索的回答。

“第四回了。”

“基本上隔几天就来一次。”

和尚听到这里,开始盘算起来。

他活动一下自己的肩膀,感觉伤彻底好清了。

他打算今天晚上,在去一次果子巷牲口屠宰厂。

不到一刻钟,金老爷走了回来。

他坐在摊子前,现场教学。

拿着花瓶一字一句,讲解这件东西的来历。

“小子用点心学~”

经过老爷子讲解,他才知道这件花瓶是正儿八经的明景泰蓝玉壶春瓶,根本不是清仿。”

手把件玉佩,也是明代,和田白玉楼空马上封侯。

这两件古董,最少可以卖五千大洋。

和尚拿着两件物品,虚心向老爷子请教,关于玉器,瓷器相关历史。

老爷子倾囊相传,一点都不保留。

临了还送了他三本鉴定瓷器,玉器的书籍。

在老爷子地摊待了大半天,把暗标费收回来,又请了一顿大餐,完事后和尚拉着洋车去果子巷踩点。

果子巷,马嘶,驴叫声,时不时从各个地段传来。

骡子尥蹶子的动静,让卖家连忙拉住缰绳。

黑驴子打着响鼻,鬃毛上还沾着草籽。

枣红马不安地刨地,铁掌在夯土上擦出火星。

最躁动的蒙古马,总想挣脱缰绳,把拴它的树桩拉得直晃悠。

来往的买主,时不时掰开马匹嘴巴检查牙口。

和尚蹲在果子巷大碗茶摊子里,喝着茶等客。

偶尔有一单短途生意,被他直接拒绝。

有时候和尚也会假装肚子疼,到胡同里拉粑粑。

去了两趟过后,他发现屠宰厂今个没人,大门都被锁上。

太阳快落山时,和尚拉着洋车回车行。

交车份时,难免被莲姑娘嘲讽两句。

和尚看着一旁秤钱的伙计说道。

“老刘,你要是嫁闺女,愿意把闺女嫁给我们臭拉车的,还是想找个,看着两家铺子的掌柜子女婿。”

秤钱的伙计,头也不抬回了一句。

“你这不废话,谁不想自己闺女嫁给好人家。”

“你们拉车的主,有几个活到五十岁~”

记账的李六爷抬头看了一眼和尚。

“所以你接着拉车,让自己大舅子做掌柜子。”

和尚没有回答李六爷的话,而是看向他闺女。

“莲姑娘,您要是闷得慌,可以去我那两间铺子逛逛。”

“我大舅子,一人看两间铺子挺忙。”

“您过去,搭把手,两人每天待在一起,也能磨出点火花。”

李六爷听到这里不乐意了。

“小子,收起你那点小心思,我姑娘这么贱,给你打免费的工?”

此时和尚已经交完车份子,肩头搭着外套,跟院子里的车夫告别。

回到家后,和尚看着正在往院子里搬家具的半吊子。

“忙着呢~”

半吊着,左右手拿着一把背椅回话。

“哥,回来了。”

一旁的乌老三,帮他哥下门板。

和尚走到乌家两兄弟面前问道。

“今个生意有没有开张?”

乌老大,上了一块门板,转身回话。

“旧货摊生意还行,估衣铺就卖了两件衣服。”

和尚知道自家生意好坏后,摸了摸小舅子的脑袋走进大门。

乌小妹在厨房蒸了一锅杂粮面窝窝头。

她在厨房一边忙活,一边跟和尚抱怨。

“你从哪捡来的饭桶。”

“今个中午那小子,吃了半锅面条,四个馒头,就这还没吃饱。”

和尚坐在土灶台边,看着他媳妇抱怨。

“以后单独给他蒸一锅窝窝头。”

“也别克扣他伙食,那小子力气大着呢。”

“重活累活,都让他干~”

晚饭期间一家人,家长里短边吃边聊。

吃饱喝足的和尚,换了一身衣服往永宁胡同深井密室走去。

长路漫漫,寒月高挂树枝头。

背着挎包,腰间别着消音手枪跟匕首的和尚来到果子巷。

夜色已经弥漫,屠宰场的大门上挂着门锁。

和尚抓着飞虎爪,三下五除二翻进院子里。

正当他在厨房推开橱柜,打开暗门时,院子门外传来说话的声音。

心里一惊的和尚,连忙钻进密室,从里面把橱柜复原,接着关上密室暗门。

屠宰密室里,总共就那么大点地。

一张屠宰长桌,一个木头架子,一堆带血的破衣服。

和尚走进密室里时,屠宰长桌上的场景吓了他一大跳。

一个无头男性尸体,全身赤裸躺在长桌上。

长桌边地上,一个木盆里装着一颗死不瞑目的人头。

还没等和尚反应过来,密室暗门传来轻微的声音。

和尚顾不了那么多,他直接躲到那堆带血的破衣服里,把自己埋起来,只露出两个眼睛。

沉闷的脚步声,仿佛踩在和尚心跳节点上。

他忍不住屏住呼吸,等待对方的到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