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民国北平旧事 > 第64章 倒霉蛋

第64章 倒霉蛋(2/2)

目录

乌小妹一脸懵逼的模样,用眼神询问和尚什么情况。

和尚瞅了一眼媳妇说道。

“魔怔了~”

“媳妇帮我拿点。”

“咱们今天可是搂着了。”

“就这些东西,起码能管两代人吃喝。”

乌小妹满脸不可置信的模样,接过青铜仙鹤爵,跟哥窑六曲荷叶盘。

“就这些破烂货?”

和尚小心翼翼,把快要碎掉的画卷装进布袋里。

“师父他老人家,说的还有错?”

“甭废话,回去可得好好喝两杯。”

和尚收拾好六件珍贵文物,催促媳妇锁门。

沿着胡同往前走,没几步路两人回到自己家。

金老爷子已经坐在中堂八仙桌边。

乌老大跟个陪酒客一样,跟他搭话。

乌老三坐在一边当个背景墙。

小两口抱着东西回来后,金老爷子仰头喝点杯中之酒。

因为金老爷子的到来,饭桌上菜肴丰富无比。

八仙桌上摆八菜。

阿玛尊肉,烧鸡,酱牛肉,野葱炒蛋,白菜炖豆腐,木耳炒肉,凉拌黄瓜,糖拌洋柿子。

四个大男人,分四边坐。

乌小妹端着碗准备去厨房吃饭,被金老爷叫住。

“又没人,端着碗去哪?”

和尚给了媳妇一个眼神,乌小妹才不好意思上桌吃饭。

姐弟俩坐在一起,一言不发等待金老爷子动筷子。

金老爷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阿玛尊肉,默默点了点头。

“味不错~”

得到褒奖的乌小妹,开心的跟个小姑娘一样。

和尚端着酒杯跟他师傅碰杯。

“那张拓印,什么名堂?”

金老爷眼神扫了一圈,对拓印一字不提。

和尚看懂他师父的意思后,也没再多问。

乌老大给金老爷敬了一杯酒,看着和尚说道。

“家里也弄的差不多了,开业后,我接着回车行。”

和尚嘴里咀嚼牛肉,没好气的看着他大舅子。

“在老丈人手底下干活这么容易?”

“甭说工钱,每天窝囊气你还没受够?”

乌老大听到这话,低着头默默喝酒。

乌小妹看着他大哥一脸惆怅的模样,开始劝解。

“大哥,你就听和尚的。”

“在铺子里当个掌柜子。”

和尚夹了一筷子烧鸡说道。

“六爷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

“你要真想当个吃软饭的主,他在外人面前都抬不起头。”

“他觉得丢面子,以后你的窝囊气得吃一辈子。”

和尚说到这里,拿着筷子瞟了一眼乌老大。

“在自家铺子里当个掌柜子,兄弟在给你弄点彩礼,抬抬身价,以后你娶莲姑娘,两家人面儿上都过得去。”

金老爷子吃完一口野葱炒蛋,看向乌老大。

“小子,你妹夫说的没错。”

“穷死不耕丈人田,饿死不打亲人工。”

金老爷子说完两句话,就不再开口。

饭桌上,围着乌老大的话题转。

絮絮叨叨吃完饭,金老爷子把拓印,画卷装好后,死活让和尚送他回去。

脸色有点暗红的和尚,劝不住他师父,只能拉着乌老大的洋车给他送回去。

和尚养了十几天的伤,肩膀伤口基本恢复。

午后的烈阳,让和尚汗流浃背。

十几天没拉车,这一趟下来,累的和尚腿都有点抖。

回程的路上,和尚蹲在一家酒楼门口,跟几个车夫闲聊打屁。

一群车夫,从天上飞机聊到海里轮船,从窑姐聊到老妇偷人。

和尚坐在脚垫上,时不时跟他们聊上几句。

车队里,当一个愁眉苦脸的车夫离开后,其他车夫立马说起对方的闲话。

“顺子这两天脸黑的跟炭一样,这是摊上倒霉事了?”

和尚身边的一位车夫,听到这话,坐在车垫上,探着身子跟对方说话。

“你还不知道?”

“还不是他老娘的事?”

另外一个车夫,这时也插上一嘴。

“他媳妇前个不是生了个闺女。”

刚才问话的车夫,听到两人的话,不以为然的回道。

“就这事?”

“那也不至于脸黑成这样。”

此时他身边一个同伴,往他边上凑了凑。

“你知道个球。”

“顺子,一胎是儿子,二胎,三胎全是女儿。”

“没成想这第四胎还是个闺女。”

此人说完这些话,叹息一声。

“他老娘,瞧见自己儿媳妇四胎还是闺女,第二天趁着两夫妻不注意,直接把婴儿按在洗脸盆里给侵死了。”

一群人说到这里唏嘘不已。

这年头就这样,重男轻女的思想延续几千年。

自古女子地位就低,再碰上百年战乱,导致女多男少,底层百姓中,女人都不算是人。

这世道,孩子出生能不能长大,三分命,七分运。

运气不好投胎普通老百姓家,婴儿死亡率达到百分之三十。

女婴,死亡率更是达到百分之五十。

有些家庭孩子多,养不起,女婴一出生就会被弄死。

再碰上灾年,婴幼儿死亡率更恐怖。

婴幼儿能活过三岁的几率,不超过百分之五十。

普通家庭养孩子,实行的是淘汰制。

病了没钱治,一个字死。

灾年没吃食,一个字死。

战乱兵灾,一个字死。

这个时期,婴儿能长大成人的几率不超过百分之三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