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民国北平旧事 > 第29章 拉车规矩

第29章 拉车规矩(1/2)

目录

正阳门离南横街五里多路,乌老大学着和尚他们的样子开始拉车。

后座上的和尚,看着后退的街道,指导乌老大怎么省力气。

“拉车,身子向前倾斜,脚尖发力,起步时费点力气,后面就轻松点。”

“遇到下坡路,要记住别为了省力气,一股脑顺着路往下跑。”

“不然一个弄不好就会摔。”

“还有,拉客时,千万要记住,管好自己的眼睛,也别多嘴乱问。”

“遇到话唠的客人,你就顺着人家的话题聊。”

“哪怕听到自己不舒服的话,也别抬杠。”

“咱们拉车赚钱,不是做杠精,跟人抬杠。”

和尚絮絮叨叨,为乌老大讲解自己的经验。

乌老大还没跑七百米路,已经开始大喘气。

和尚看着对方被汗水打湿的背,摇了摇头。

“扛大包虽说跟拉车都是力气活,但两种力气使得不是一处劲。”

“头几天,脚上磨出几个血泡,你多忍着。”

“等脚底磨出一层老茧,也就出师了。”

和尚看着大喘气的乌老大,踩了踩脚铃。

乌老大听到铃铛声,慢慢停下洋车。

和尚坐直身子,看向街道边上的大碗茶。

“去喝碗茶~”

两人来到大碗茶摊子边,坐在长板凳上。

和尚敲了敲桌子,示意伙计上茶。

伙计为两人倒了一碗茶水,放下茶壶离开。

和尚看着大口喝茶的乌老大,端着碗敲了敲桌子。

“喝慢点,不然一肚子水,跑起来疼死人。”

乌老大听闻此话,这才放慢喝水的速度。

和尚喝了一口茶,放下大碗,来回打量路上行人。

“明个赁到车,你别想着赚多少。”

“觉得跑不动,别强撑着,不然身体累垮了,哭都没地方。”

乌老大一言不发,盯着手里的碗看。

和尚揉着自己毛寸脑袋,交代拉洋车时的规矩。

“拉车时,四里路内起步一毛五。”

“超过四里,不到十里路,三毛到五毛。”

“客人要是有重行礼,要加钱。”

“至于加多少,看行礼货物大小,自己约莫着要。”

和尚说到这里,有点不放心。

“千万别乱要,不然遇到脾气不好的客人,非打起来不可。”

和尚喝口茶,润润嗓子,接着说坐洋车收费的事。

“只要出城,最少一块大洋。”

“十五到二十里路内,通通一块五。”

“超过二十里路,或者往乡下跑,你自己约莫着接客。”

“看对方不对劲,宁愿不做那单生意,也别冒险。”

乌老大喝了一口茶,抬头看向和尚。

“这么多规矩?”

和尚露出一个讥讽的表情。

“这才哪到哪。”

“雨天,雪天,恶劣天气,价格翻三倍。”

“天气越差,车钱越要的越高。”

“还有一点你千万记住。”

乌老大看着和尚一脸严肃的模样,他点了点头示意自己在认真听。

和尚看着乌老大眼睛说道。

“拉车时,千万别为了多赚一点,想着无本买卖少要一毛半分,破坏行情。”

“这样做的车夫,无一例外,最后被所有车夫挤兑退行。”

和尚不给他思考的机会接着说道。

“整个北平,大大小小几百个车行,几万辆洋车,每一个车行都有自己的地头,都有自己的号坎。”

“咱们拉客时,跑到不熟悉的地方等客,千万别跟人抢生意。”

“不然被同行挤兑,发生冲突都没有自己人帮忙。”

和尚说完一大堆,从口袋里掏出两分钱,放到桌子上。

“今个下午,就当你练手,慢慢跑~”

和尚走在乌老大前面,坐上洋车。

乌老大想着刚才和尚交代的事,感叹不已,哪个行业都有自己那套规则。

大喘气的乌老大,拉着和尚晃悠到正阳门前门大街。

前门大街是北平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集中了六必居、同仁堂、全聚德等老字号,夜市和集市也在此活跃。

有轨电车时不时过去一辆,平时不常见的小汽车,在前门大街也变得稀疏平常。

骑着自行车的人,按着铃铛穿梭在人群中。

人力车夫拉着洋车,扯着嗓子喊让路。

几十米宽的道路两旁,商铺云集。

各式各样的铺子,做什么生意的都有。

酒楼,茶楼,茶叶铺,米铺,油粮铺,衣裳铺,典当行,钱庄,花鸟店,糕点铺,咸菜庄,各种生活用品店铺,应有尽有。

和尚来这里,就是为了给自家杂货铺进货。

他领着乌老大,一个下午跑了六七十家店铺,留下地址交了定金,这才谈成送货上门的生意。

杂货铺也不是这么好开的,这只是进货,别的事还一大堆。

黄昏时候,和尚拉着洋车,载着乌老大往永宁胡同那片区域跑。

乌老大跑了一下午,两条腿酸的不行。

他现在走路都有点费劲,和尚看到他那模样,只能他拉车,乌老大坐车。

北平分为四个城区,而每个城区都有一个黑帮老大,掌管地下规则。

永宁胡同这片区域,也有个黑帮小头目把控。

和尚拉着车,停在街道上走一家酒馆门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