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民国北平旧事 > 第21章 提亲

第21章 提亲(2/2)

目录

和尚感觉有人拽着自己衣服,他转身低头看着乌小妹。

乌小妹抓住他衣角,抬头看着和尚的眼睛。

她鼓足勇气说了一句。

“我等你~”

三个字说完,乌小妹抱着锦盒往大门内跑。

和尚看着她跑动的身姿,嘴角不自觉露出一丝微笑。

“这媳妇娶回家绝对赚了~”

走在大街小巷里的和尚,嘴里嘀咕起来。

“老棺材瓤子,种这么好~”

他想到乌家兄妹三人的模样,都有点嫉妒。

他未来大舅哥,浓眉大眼,菱形脸,鼻子还挺拔。

不说貌比潘安,绝对算得上美男子。

要不是有个那样的爹,估计不少姑娘倒贴他。

还有他未来小舅子,模样也俊俏的很。

和尚走在烂泥的街上,随手拦了一辆洋车。

“去永宁胡同~”

车夫看着他满鞋底是泥的模样,有点为难。

和尚当然看出车夫什么意思。

“多加一毛洗车钱,”

车夫笑着问道。

“银元卷一毛?”

和尚坐上洋车,没好气回话。

“您要是能给我找出一张一毛法币,我付双倍车钱。”

车夫拉上洋车,边走边说。

“您坐稳~”

雨后的北平,道路格外难走。

去往永宁胡同的路上,车轮子陷进泥里两回。

无奈的和尚,只能下车搭把手帮车夫推车。

北平如今已经完全放开军管控,任何人都可以随意进出城内。

和尚在永宁胡同口下了车,他打算在这一片买宅子。

毕竟深井密室就在这里,以后运宝也方便些。

做为车夫出身的他,知道这片房牙子聚集地。

房牙子就是房产中介人,他们没有自己的门面店,通常都是一片地区的房牙子,聚集在某个茶楼。

二龙路街道,和尚走进一家茶楼。

茶楼里宾客如云,可要是打眼仔细一瞧,就不是那回事,这里绝大多数人都是房牙子。

房牙子本身就属于无本买卖,靠的就是信息人脉。

为了减少开支,他们没有自己门面店,每天坐在茶楼里,点上一壶茶,一把瓜子花生,能坐一天。

这种茶楼,也靠着牙房子养活,所以茶楼跟房牙子互帮互利。

和尚走进门的那一刻,坐在茶楼里的房牙子,一个个看向他。

一个腿脚麻利的主,立马跑到和尚面前。

“这位爷,给您请安了~”

此人说完还行了一个老礼。

和尚抱拳回谢。

“安康。”

面前的房牙子,直接问道。

“您买宅子?”

和尚找到一个空位置坐下。

旁边一群房牙子,时不时打量两人一眼,偷听他们说话。

茶楼伙计,看见生面孔进门,立马上前沏了一壶茶。

和尚坐在一边,看了一圈茶楼环境,这才回话。

“买宅子~”

房牙子确定了和尚是买房客户,更加热情。

“您对宅子,有什么要求?”

和尚想了一会,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一进院,或者小点的二进院,宅子最好就在永宁胡同。”

“宅子买下来,我也不想多废功夫,最好是提着铺盖就能住。”

房牙子听到他的要求,端着茶杯思考。

半杯茶过后,房牙子笑着回话。

“我这里有六处宅子,符合您的要求。”

“要不我带您瞧瞧~”

和尚点了点头,示意可以。

房牙子笑着起身,领他去看宅子。

永宁胡同全长372米,东西走向,东段有折弯,胡同里大小宅子六十五座。

?房牙子边开锁边介绍这一套宅子。

“这所宅子,原主是一个日本华侨商人。”

和尚走进大门,看着中规中矩的正座一进院。

北房三间,东厢房两间,西厢房两间,倒座房三间。

宅子保养的不错,家具齐全,人搬进去就能住。

房牙子打开北屋,带他参观。

“家具齐全,而且桌椅板凳,全都是好木料。”

房牙子站在中堂里,边走边摸八仙桌边缘桌面。

“上好的枣木~”

和尚在北房转了一圈,发现屋内装修家具确实不错。

“什么价?”

房牙子站在书房,翻看书架上的书籍。

“三百五美刀,大洋,同等价值黄金,日元也行。”

“法币,日本军票,不要~”

如今一美刀兑换兑换二点四块大洋。

这么算下来,这套宅子折合大洋八百四十块。

如今大洋购买力也在下降,贬值不少。

放在民国时期,八百多多块大洋,能买一套小三进四合院。

一进四合院十间房子,占地三百百七十个平方米。

和尚还想看看其他几座宅子,于是开口说道。

“再去看看其他宅子~”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