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民国北平旧事 > 第18章 王小二劝解

第18章 王小二劝解(2/2)

目录

夜色慢慢降下帷幕,走在路上的和尚,想着怎么不露痕迹弄死乌小妹她爹。

有了主意的和尚,往附近烟馆走去。

北平鸦片泛滥,烟馆门庭若市。

烟馆常与妓院结合,形成“烟毒-娼妓”共生体系

日军通过“华北派遣军防疫给水部”(1855部队)等机构间接参与毒品交易赚钱。

整个北平大小烟馆不下三千家,每个街道最少都有一家大烟馆。

和尚来到附近的大烟馆,直接进门。

大烟馆如同洗澡堂子一样,一张张单人床并排铺开。

里面云雾缭绕乌烟瘴气,一股子大烟臭味熏的人想吐。

和尚捂着鼻子,走到吧台。

这家大烟馆掌柜子,见到有生客进门还挺意外。

来这抽大烟的主,哪一位他都熟悉。

掌柜子头戴六合帽,身穿华服。

“这位爷,您是?”

和尚直截了当说出自己来意。

“胡同里有个姓乌的老头,家里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您认识吗?”

掌柜子一听姓氏,立马知道和尚说谁。

他狐疑的眼神看着和尚。

人精一样的和尚立马从他眼神里,看出他认识乌小妹她爹。

他从兜里掏出一块大洋放在吧台上。

“没别的意思,就是打听一下。”

掌柜子露出一个微笑,他对着和尚点了点头。

和尚又拿出一块大洋放在吧台上。

“他常来您这抽大烟吗?”

掌柜子再次点了点头。

和尚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他从里衣口袋里,掏出一张五十块面值银元券放在吧台上。

“下次他来抽大烟进门,您让人直接把他赶走。”

“后面他再进门,给钱您再给他烟抽。”

“往后要是他没钱付,烟瘾又犯了,您接着做他生意,把量给足让他抽个够。”

掌柜子笑着把桌子上的钱收了起来。

这种好事哪里找,有钱不赚王八蛋,他才不管和尚跟乌老头有什么瓜葛。

他连问的兴趣都没有,只要钱给足什么事都好办。

和尚估摸着,像乌小妹他爹那种老烟枪,只要再抽几次大剂量烟膏,绝对会一命呜呼。

明个他会在这片街道上晃悠,找个合适的机会,跟乌老头见面,然后趁他烟瘾犯了时,用钱买下乌小妹。

最后再找烟馆掌柜子做中间人,写下卖身契。

到时候一切都好办了,别管乌家两兄弟怎么闹,白纸黑字下,一切都白费。

溅了一裤子泥的和尚,晃悠到城隍庙。

今个他打算去看看城隍庙主殿下的密室。

有些东西不确定一下,他心里不踏实。

城隍庙附近,经过一次大火,变得更加荒凉。

倒塌的围墙,没了屋顶的大殿,杂草丛生的院子。

黑乌鸦站在树梢上,时不时呱呱叫两声。

虫鸣声配合院子里肆意生长的藤蔓,看的让人慎得慌。

残肢断臂的神像,在这种环境下格外恐怖。

夜风吹过树枝,发出的沙沙声,能把走夜路的人,吓得心里直打鼓。

和尚蹲在胡同角落里一个多时辰,注视着附近的动静。

鬼子应该转移藏宝地,这里连个巡逻宪兵队都没有。

就连巡夜的打更人都不走这条路。

感觉没危险的和尚,开始行动。

伸手不见五指的夜色下,他顺着围墙,往荒废的城隍庙主殿走去。

他顺利无比走进城隍庙主殿内。

一番摸索过后,密道被打开。

只身钻进密室里的和尚,举着燃烧的蜡烛,向密道深处走去。

安静的地道里,除了他的呼吸声,只剩蜡烛燃烧时发出的吱啦声。

和尚看着密道出口墙边,五个大樟木箱子并排放在一起,他心里踏实下来,

他蹲在楠木箱子边,仔细观摩一番后,没发现有其他人动过的痕迹。

箱子锁扣处留的记号还在,箱子表面落灰的程度也符合。

他把蜡烛固定在墙上,开始查看箱子里面的宝贝。

第一个被打开的箱子里,装了五个象牙雕材料。

取出一个后,他痴迷的看着一米长的材料。

这个象牙雕摆件,雕刻的是十里红妆的故事。

蜿蜒的送亲队伍,从象牙头雕刻到象牙根部断裂处。

送亲队伍里各个人物表情都不一样。

送嫁队伍按规制排列,前有鸣锣开道、高举字灯笼的仪仗。

中间八人抬万工轿,后面抬嫁妆的队伍,更是雕刻细致到离谱。

红漆橱柜、子孙桶、梳妆匣等生活器物,尾列甚至有雕花拔步床拆卸后的构件。??

轿子是最惹眼,八人抬的朱漆喜轿,雕龙描凤。

四角悬挂金铃,轿帘上绣着百子千孙图,针脚细密,寓意绵长。

轿前一对红烛,连蜡烛火焰都雕的活灵活现。

路边挤满了观亲的人,孩童踮脚张望,被大人一把拽回。

老太太眯着眼数嫁妆件数,嘴里微张,似乎在说“好排场”。

年轻姑娘们窃窃私语,指尖绞着衣角,想象自己那天的模样。

和尚借助烛光,细数一下象牙雕里,一共有四百五十六个人物。

浮雕,圆雕,镂空雕刻,把那些人物,仿佛雕活过来一般。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