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草原风云,帝宫悲愤(2/2)
“本宫需要承宗想办法,把李绩、苏定方、薛仁贵他们继续拖在边疆,至少半年时间。” 武媚娘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这几人都是李治的忠臣,手握重兵,若是他们回朝,必然会成为本宫掌控朝政的阻碍。只有把他们拖在边疆,本宫才能安心清除朝中异己,巩固权力。”
王骇点头如捣蒜:“娘娘放心!属下一定把您的条件传达给首领!首领向来重视与娘娘的合作,肯定会答应您的要求!”
传达完指令和条件,王骇的目光再次落在武媚娘身上。他看着武媚娘白皙的脖颈、饱满的胸前,以及被宫装勾勒出的优美曲线,眼中满是渴望,声音也变得沙哑起来:“娘娘…… 正事说完了…… 我们……”
就在这时,殿门外传来侍女的声音:“娘娘,陛下醒了!内侍监的公公来传旨,让您即刻前往寝殿见驾!”
武媚娘心中一惊,连忙推开王骇,整理了一下被弄乱的宫装,对着王骇道:“知道了,本宫这就过去。骇儿,你先从密道离开,日后有机会,本宫再找你。”
王骇虽然满心不甘,却也知道不能再纠缠,只能点了点头,转身从密道离开。武媚娘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眼中的柔情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冰冷的算计。她对着铜镜整理了一下发髻和步摇,确认妆容无误后,快步朝着李治的寝殿走去。
李治的寝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李治靠在床头,脸色依旧苍白如纸,嘴唇却因愤怒而泛着青色。他身上盖着一层厚厚的锦被,却依旧觉得浑身发冷。几名内侍和宫女垂首侍立在一旁,连大气都不敢喘。
李治刚刚苏醒,不顾身体虚弱,便立刻命内侍召见了中书令、侍中、兵部尚书等几位主要大臣。当他得知朝中二十一名三品以上官员遇害,户部、吏部、兵部的官署被烧毁,后宫妃嫔和三位皇子全部死于乱兵之手时,一口气没上来,差点再次晕倒。
更让他愤怒的是,当他询问朝堂现状时,才发现支持自己的大臣所剩无几,朝中六部尚书有四部是武媚娘的亲信,长安城内的驻军和皇宫守卫也全由武媚娘掌控,甚至在他昏迷期间,武媚娘已经以皇后之名垂帘听政,处理朝中大小事务。
“武媚娘呢?让她滚进来!” 李治声音沙哑,带着压抑到极致的怒火,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很快,武媚娘便走进了寝殿。她看到李治愤怒的模样,脸上却依旧带着平静的笑容,走上前,对着李治盈盈一拜:“臣妾参见陛下。陛下终于醒了,臣妾这些日子,日夜为陛下担忧,如今看到陛下平安,心中的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担忧?” 李治冷笑一声,眼中满是嘲讽,“你在朕昏迷期间,擅自垂帘听政,任命亲信,掌控兵权,这就是你所谓的担忧?”
武媚娘直起身,脸上没有丝毫慌乱,反而理直气壮地说道:“陛下息怒。臣妾之所以这么做,全是为了大唐江山,为了陛下您啊!陛下昏迷期间,朝中无主,大臣死伤惨重,行政体系濒临崩溃,长安城内人心惶惶,百姓惶恐不安。若是臣妾不站出来稳定局势,恐怕不等陛下醒来,大唐就已经陷入混乱,到时候,陛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臣妾提拔亲信,也是无奈之举。朝中大臣死伤太多,很多岗位空缺,若是不尽快填补,六部衙门无法正常运转,边疆的粮草补给、百姓的赋税征收,都会陷入停滞。臣妾提拔的人,虽然是臣妾的亲信,但也都是有才能之人,能够胜任各自的职位,这难道也有错吗?”
李治被武媚娘说得哑口无言。他知道,武媚娘说的并非全无道理 —— 若是没有武媚娘在他昏迷期间稳定局势,大唐或许真的会陷入混乱。可他更清楚,武媚娘这么做,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权力,而非大唐江山。
“你…… 你……” 李治气得浑身颤抖,手指着武媚娘,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已经失去了掌控朝政的权力,就算醒来,也只是一个徒有虚名的傀儡皇帝。
武媚娘看着李治愤怒却又无可奈何的模样,心中暗自得意,脸上却依旧带着关切的神情:“陛下,您刚醒,身体还很虚弱,不宜动怒。还是好好休息,养好身体才是要紧之事。朝中的事务,臣妾会继续替陛下打理,绝不会让陛下失望。”
说完,武媚娘不再理会李治,转身对着内侍道:“好好照顾陛下,若是陛下有任何需求,立刻禀报本宫。” 随后,便转身走出了寝殿。
李治看着武媚娘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无力感。他紧紧攥着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鲜血顺着指缝流出,滴落在锦被上,形成一朵朵刺眼的红梅。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想办法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绝不能让武媚娘继续掌控朝政,危害大唐江山!
与此同时,左金吾卫大营内,气氛却异常沉重。裴安身着黑色铠甲,铠甲上的甲片在阳光下泛着冰冷的光泽。他站在大营中央的空地上,目光悲痛地看着前方摆放整齐的灵位。灵位前,摆放着纸钱、香烛和供品,烟雾袅袅,空气中弥漫着悲伤的气息。
裴安的身体已经基本恢复,今日他特意来到左金吾卫大营,看望受伤的将士,祭奠阵亡的烈士。左金吾卫原本有一万将士,经过昭陵中毒事件,如今只剩下七千余人,两千三百名将士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 他们中,有跟随裴安多年的老兵,有刚刚入伍的新兵,还有他亲自提拔的校尉、旅帅。
“兄弟们…… 是我对不起你们……” 裴安声音哽咽,眼中满是泪水,泪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滴落在胸前的铠甲上,发出 “嗒嗒” 的声响,“是我没有及时发现逆贼的阴谋,让你们白白送了性命…… 我对不起你们,对不起你们的家人……”
他缓缓走到灵位前,拿起三炷香,用烛火点燃。香火燃烧的青烟袅袅升起,模糊了他的视线。他恭恭敬敬地将香插在香炉中,然后对着灵位深深鞠躬,一连鞠躬三次。“我裴安在此发誓,一定会查明昭陵中毒事件的真相,找出幕后黑手,为你们报仇雪恨!绝不会让你们白白牺牲!”
柒儿站在裴安身边,看着他悲痛的模样,心中也满是心疼。她穿着一身素色衣裙,手中拿着一条手帕,轻轻拍了拍裴安的后背,轻声安慰道:“将军,你别太自责了。这不是你的错,是逆贼太过狡猾,太过狠毒。将士们在天有灵,也不会怪你的。”
裴安转过身,看着柒儿,眼中满是痛苦:“你不知道…… 自打我投身军伍,一路走来,身边逝去了多少同袍。当年在安东都护府,薛延陀战役中,我们浴血奋战,三天三夜没合眼,多少兄弟倒在了战场上,再也没有回来;后来平定高句丽,又有多少兄弟长眠在异国他乡;如今,又有两千三百名兄弟,因为我的疏忽,死在了毒药之下…… 我怎么能不自责?怎么能不痛苦?”
他的声音越来越大,带着无尽的悲痛与愤怒,在大营内回荡:“他们都是为了大唐,为了陛下,为了守护这天下百姓而死!可他们得到的,却是这样的结局!那些逆贼,那些幕后黑手,我裴安就算拼尽性命,也要将他们绳之以法,为兄弟们报仇!”
周围的军官们听到裴安的话,也都感同身受,纷纷低下了头,眼中满是悲愤。一名白发苍苍的老兵走上前,对着裴安躬身说道:“将军,您别太难过了。兄弟们虽然死了,但他们的英魂还在!我们一定会继承兄弟们的遗志,跟随将军,保卫大唐,为兄弟们报仇雪恨!”
“对!我们跟随将军,为兄弟们报仇!” “绝不放过幕后黑手!” 其他军官也纷纷高声喊道,声音洪亮,震耳欲聋,驱散了大营内的悲伤气氛,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坚定的信念与不屈的斗志。
裴安看着眼前这些忠诚的将士,心中的悲痛渐渐被坚定取代。他深吸一口气,擦干脸上的泪水,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起来:“兄弟们,放心吧!我裴安一定会带领大家,查明真相,报仇雪恨!从今日起,左金吾卫加强训练,提高警惕,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危机!我们要让那些逆贼知道,大唐的将士,绝不会任由他们欺凌!我们要让死去的兄弟,在九泉之下安息!”
“是!将军!” 将士们齐声喊道,声音如雷,响彻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