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斩断情丝,雄师出征(2/2)
李绩看着他,笑着点了点头:“我正想向陛下举荐你。你随我来。”
两人来到御书房外,李绩向李世民说明了裴安的请求。李世民看着裴安,眼神里满是欣慰:“裴安,你有勇有谋,又熟悉草原与边境的情况,随军出征,再好不过。朕任命你为左领军卫将军,仍在李绩帐下听用,协助他处理军务。”
他顿了顿,对身边的内侍说:“取朕的明光铠一领、精装横刀一把、汗血马三匹来,赏给裴安。另外,将他的亲卫人数翻倍,从百人增至两百人。”
裴安接过内侍递来的明光铠和横刀,铠甲泛着冷冽的银光,刀身锋利无比,汗血马在殿外嘶鸣,尽显神骏。他躬身谢道:“臣谢陛下恩典!定不负陛下所托,平定高句丽,为大唐开疆拓土!”
李世民点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朕期待你的捷报。”
离开太极宫,裴安知道,这份赏赐,既是对他的信任,也是对他取消与高阳婚约的补偿。他翻身上马,骑着汗血马,在长安的街道上疾驰,冷风刮在脸上,却让他觉得无比畅快 —— 他终于可以摆脱长安的情感纠葛,奔赴战场,实现自己的抱负。
回到侯府,裴安立即召集柒儿和亲卫头领,吩咐道:“柒儿,你继续派人留在长安,收集崔安的罪证。之前查到的小妾和孩子,不足以扳倒他,必须找到他勾结世家的证据,绝不能让他有机会回到长安,再兴风作浪。”
柒儿点点头:“将军放心,我已经安排了人手,密切监视博陵崔氏的动向,一旦有消息,会立即禀报。”
亲卫头领也躬身道:“末将会协助柒儿姑娘,确保证据万无一失。”
夜幕降临,侯府的卧房里,烛火摇曳。云儿穿着一身素雅的寝衣,坐在床边,为裴安整理着明日出征的衣物。柒儿则端着一碗参汤,走进来,递给裴安:“裴郎,喝碗参汤,补补身子,明日还要赶路。”
裴安接过参汤,一饮而尽。他看着眼前的两个女人,心里满是温暖。云儿温柔体贴,柒儿聪慧果敢,她们都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云儿,柒儿,明日我就要出征了,不知何时才能回来。” 裴安握住两人的手,语气带着几分不舍,“府里的事,就拜托你们了。云儿,你要好好照顾自己,别太劳累;柒儿,长安的局势复杂,你要多加小心。”
“裴郎,你放心去吧,我们会照顾好自己,也会打理好侯府,等你回来。” 云儿的眼眶红了,却强忍着眼泪,不让自己哭出来。
柒儿则笑着说:“我们等着你立功凯旋。到时候,我亲自为你煮酒庆功。”
这一夜,卧房里的烛火亮了很久。云儿褪去衣衫,肌肤在烛火下泛着莹润的光泽,她轻轻依偎在裴安怀里,动作温柔得像一只小猫;柒儿则带着几分成熟女人的妩媚,手指轻轻划过裴安的肌肤,眼神里满是情意。裴安在两个女人之间,感受着她们的温柔与热情,将所有的烦恼与担忧都抛在脑后。尤其是柒儿,二十岁的年纪,身体早已发育成熟,每一个动作都带着致命的诱惑,让裴安难以自持,梅开二度后,仍觉意犹未尽,直到天快亮时,才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早,裴安被一阵笑声吵醒。他睁开眼,看到云儿和柒儿正坐在床边,捂着嘴偷笑。“你们笑什么?” 裴安疑惑地问道,刚想坐起身,却感觉腰部传来一阵酸痛,竟一时无法挺直。
“裴郎,你昨晚太累了,腰都直不起来了。” 柒儿笑着说,眼神里满是调侃,“若是让将士们看到他们的将军这副模样,怕是要笑话了。”
云儿也笑着递来一件棉袍:“快穿上吧,外面已经备好早饭了。永嘉公主派人来说,她会亲自去校场为你送行。”
裴安无奈地笑了笑,在两人的搀扶下,慢慢坐起身,穿上棉袍。吃过早饭后,他换上明光铠,佩上横刀,骑上汗血马,带着两百亲卫,朝着校场而去。
刚到校场门口,就看到一名侍女捧着一个锦盒,快步走过来,躬身道:“裴将军,我家公主殿下让我送来一件披风,祝将军出征顺利,平安归来。”
裴安接过锦盒,打开一看 —— 里面是一件红色的披风,外面用金线绣着一个大大的 “裴” 字,里面则绣着 “平安” 二字,针脚细密,显然是精心缝制的。他心里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 —— 崔安被调走后,高阳冷静下来,想必是想起了他的好,才特意送来这件披风。可他知道,自己与高阳之间,早已彻底断绝,只能轻声对侍女说:“替我谢过公主殿下。”
侍女点点头,转身离开了。裴安将披风交给亲卫,继续朝着校场中央走去。
“裴将军!” 一声清脆的女声传来,永嘉公主身着一身紫色锦袍,骑着一匹白马,从人群中走出来。她手里拿着一副护臂和一杆马槊,笑着走到裴安面前,将护臂和马槊递给他:“这副护臂是用玄铁打造的,防护力十足,能护你手臂周全;这杆马槊是我收藏的,锋利无比,祝你在战场上所向披靡。”
裴安接过护臂和马槊,躬身道:“多谢公主殿下赏赐。”
永嘉看着他,眼神里满是柔情:“裴将军,我在长安等你回来。祝你平安,也祝你…… 立下赫赫战功。” 她的声音不大,却足够让周围的将士听到,一时间,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两人身上,带着几分好奇与羡慕。
裴安没有再多言,只是点了点头,骑着马,朝着李绩所在的高台走去。
辰时一到,李绩站在高台上,高声宣布:“大军出征!”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六万步骑兵分成六路,浩浩荡荡地朝着校场外走去。旗帜飘扬,马蹄声震耳欲聋,甲胄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气势磅礴。
长安百姓早已聚集在街道两旁,手里拿着鲜花和酒壶,高声欢呼着:“大唐必胜!将军们平安归来!” 有的百姓还将酒壶递给将士们,将士们接过酒壶,一饮而尽,士气更加高涨。
裴安骑着汗血马,走在队伍的前列。看着眼前的盛况,听着百姓的欢呼,他心中热血沸腾,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猛地勒住马,翻身跳下,快步走上路边的一座高台。
他拔出横刀,指向远方,高声吟诵道:“《出征高句丽》:朔风卷地雪漫漫,铁骑奔腾出长安。誓扫蛮夷清四海,不破高句丽不还!”
这首诗,铿锵有力,充满了必胜的信念,瞬间点燃了将士们的激情。“不破高句丽不还!” 将士们齐声高呼,声音震彻云霄,连街道两旁的百姓都跟着欢呼起来,气氛达到了顶点。
裴安跳下高台,翻身上马,回头望了一眼长安的方向 —— 云儿、柒儿还在侯府门口为他送行,高阳或许在公主府的窗边看着他,永嘉则在人群中向他挥手。他深吸一口气,勒转马头,朝着队伍前方疾驰而去。
大军渐渐远去,消失在长安城外的大道上。而长安的百姓,依旧站在街道两旁,望着大军离去的方向,久久不愿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