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诗瑶起祸,人事浮沉(1/2)
长安的腊月总伴着寒雪,可皇宫内的诗会却暖得像春。太极宫的暖阁里,鎏金铜炉燃着上好的龙涎香,文武百官围坐四周,案几上摆着精致的点心与温热的米酒,李世民端坐在主位,长孙皇后陪在身侧,目光扫过众人,满是笑意。
“前日裴安写给高阳的那首诗,诸位都读过了吧?” 李世民拿起案几上的诗稿,声音洪亮,“‘凤髻金摇映日辉,鸾裙轻展带香飞’,短短两句,就把高阳的模样写活了,裴安这小子,不仅武艺好,文采也这般出众,真是难得!”
话音刚落,房玄龄便起身躬身:“陛下所言极是。裴安此诗,用词雅致,气韵生动,既写出了公主的贵气,又不失灵动,实为佳作。如今长安城内,不少文人都在传抄,说是今年最好的咏人诗。”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有的夸赞诗句精妙,有的感慨裴安文武双全,暖阁里的气氛愈发热烈。可没人注意到,站在角落的房遗爱,脸色早已阴沉得能滴出水 —— 裴安不仅毁了他的婚事,如今还凭一首诗赢得帝后赞赏,这让他如何甘心?
诗会结束后,房遗爱回到府中,立刻叫来了几个心腹小厮,脸色狰狞:“裴安那首诗,你们都知道吧?从今日起,你们去长安的酒肆、茶馆散布消息,就说…… 就说裴安与高阳公主早有私情,那首诗根本不是普通的赞美,是两人私会时写的情诗!再编些细节,比如裴安常深夜出入公主府,两人在府中饮酒作乐,甚至…… 甚至有侍女亲眼看到他们同宿一室!”
“公子,这…… 这要是被陛下知道了,可是杀头的罪啊!” 一个小厮吓得脸色发白,颤声说道。
“怕什么?” 房遗爱一脚踹在小厮身上,语气狠戾,“只要你们做得隐蔽,没人会知道是我说的!裴安毁我婚事,我定要让他身败名裂,让高阳公主也跟着丢脸!”
心腹们不敢再反驳,只能领命而去。不出三日,长安城内便流言四起。酒肆里,有人绘声绘色地说 “裴安深夜从公主府侧门出来,衣衫不整”;茶馆中,有人偷偷议论 “高阳公主为了裴安,故意退了与房家的婚事”;甚至连街头的小贩,都在私下传 “公主府的侍女说,两人常关在书房里,连饭都要一起吃”。
流言像野草般疯长,很快就传到了高阳公主耳中。彼时她正和云儿在府中做针线,听到侍女月儿的禀报,手里的绣花针 “啪” 地掉在地上,脸色瞬间涨得通红,眼里满是怒火:“房遗爱!肯定又是他!竟敢编造这种污秽谣言,毁我名声!”
“公主,您别生气,或许只是旁人瞎传,不是房公子做的。” 云儿赶紧上前,轻轻拍着她的背,试图安抚她的情绪。
“不是他是谁?” 高阳猛地站起身,一把抓过墙上的马鞭,“除了他,没人会这么恨裴安,这么想毁我名声!我现在就去找他算账!”
裴安刚从左领军卫回来,听闻消息后赶紧拦住她:“公主,不可!房遗爱就是想激怒您,让您做出冲动之事,若是您现在去房府大闹,不仅会让谣言更盛,还会让陛下为难,得不偿失啊!”
“为难又如何?” 高阳甩开裴安的手,语气带着几分偏执,“他毁我名声,我岂能忍气吞声?今日我定要去房府,让他给我一个说法,让房玄龄好好管教他这个好儿子!”
说完,高阳不顾裴安的阻拦,快步冲出府门,翻身上马,扬鞭朝着房府的方向奔去。裴安无奈,只能赶紧召集几名亲兵,骑马跟在后面,心里满是担忧 —— 高阳这一闹,怕是要把事情彻底闹大。
房府门前,高阳勒住马,马鞭指着府门,厉声喊道:“房遗爱!你给我出来!竟敢编造谣言毁我名声,你有本事做,没本事出来见我吗?”
守门的家丁吓得赶紧关上府门,派人去禀报房玄龄。不多时,房玄龄匆匆走出府,看到高阳怒目圆睁的模样,赶紧躬身行礼:“公主殿下,不知小犬犯了什么错,惹得您如此动怒?”
“房玄龄,你还敢问我?” 高阳跳下马来,一把揪住房玄龄的衣袖,语气愤怒,“你儿子房遗爱,在长安城内散布谣言,说我与裴安有私情,编造那些污秽不堪的细节,你难道不知道吗?今日你若不给我一个说法,我定要去父皇面前告你们房家诽谤皇室,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房玄龄脸色瞬间惨白 —— 他近日一直在处理政务,竟不知儿子在外闯下如此大祸!他赶紧让人去后院叫房遗爱,可房遗爱早就躲了起来,任凭下人怎么喊,都不肯出来。
高阳见房遗爱不敢露面,更是怒不可遏,举起马鞭就朝着房府的门匾抽去,“啪” 的一声,门匾上的 “房府” 二字被抽掉一块漆,木屑飞溅:“房遗爱,你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今日你不出来,我就拆了你的房府!”
周围的百姓早已围得水泄不通,纷纷指指点点,有的议论高阳骄纵,有的唾骂房遗爱无耻,场面混乱不堪。就在这时,一阵马蹄声传来,李世民带着禁军赶到,看到眼前的景象,脸色瞬间沉了下来:“高阳!你在做什么?!”
高阳看到李世民,眼眶瞬间红了,快步走到他面前,委屈地说道:“父皇!房遗爱散布谣言,说我与裴安有私情,毁我名声,他还不敢出来见我!您要为我做主啊!”
李世民看向房玄龄,语气带着几分严厉:“房玄龄,此事你可知晓?”
房玄龄赶紧跪倒在地,声音颤抖:“陛下,臣…… 臣不知!小犬顽劣,竟敢做出这等诽谤皇室之事,臣定当严加管教,给公主殿下一个交代!”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的怒火。他何尝不知道谣言是房遗爱散布的?之前刺杀裴安之事,虽无实据,也多半与房遗爱有关。可房玄龄是开国功臣,房家在朝堂势力庞大,没有确凿证据,他不能轻易定罪,否则会引发朝野动荡。
“房玄龄,” 李世民的语气稍缓,却依旧带着威严,“朕念在你劳苦功高,今日之事,不再追究。但你必须管好你的儿子,将他禁足在后院,没有朕的旨意,不准他踏出府门半步!若是再让朕听到他惹事,朕定不轻饶!”
“臣遵旨!谢陛下恩典!” 房玄龄赶紧磕头谢恩,心里满是后怕与愤怒 —— 他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蠢,不仅没报复到裴安,反而差点连累整个房家。
李世民又看向高阳,语气带着几分责备:“高阳,你也是!身为公主,不顾身份,在大街上大闹,成何体统?谣言止于智者,你越是冲动,越是让旁人看笑话!还不快跟朕回宫!”
高阳虽不甘心,却也不敢反驳,只能委屈地应道:“儿臣遵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