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仓库里的《离骚》(2/2)
老张摇了摇头,说:“更远的世界?我看啊,还是先把眼前的日子过好再说。你看这仓库里的零件,虽然不起眼,但没了它们,机器可就转不动了。”
老张的话让我陷入了沉思。是啊,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理想往往显得那么虚无缥缈。就像这仓库里的零件,虽然平凡,但却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我,一个被发配到这里的“读书人”,又该如何在这个现实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呢?
下午的工作依旧忙碌而单调。我不断地在货架间穿梭,清点着零件的数量,记录着它们的出入库情况。
每一颗螺丝、每一个角钢,都像是生活中的琐碎烦恼,不断地堆积在我心头。然而,在这看似枯燥的工作中,我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有些零件虽然外观已经破旧,但经过简单的修理,还能继续使用;而有些看似崭新的零件,却因为质量不过关,很快就会损坏。这让我明白,外表并不能决定一切,内在的品质才是关键。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透过仓库的天窗洒了下来,给整个仓库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我走到一个柴油桶旁边,坐了下来。看着那被夕阳染成橙红色的天空,我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冲动。我从口袋里掏出小刀,在柴油桶上刻下了“路漫漫其修远兮”这几个字。这几个字,既是我对屈原的敬仰,也是我对自己未来的期许。
就在这时,月光透过天窗洒了下来,照在那几个字上,形成了一个银色的省略号。那省略号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可能,又像是在提醒我,未来的路还很长,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夜晚,我躺在床上,久久无法入睡。我想起了自己曾经的理想,那是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那是在学术的殿堂里,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探讨人生的真谛。然而,现实却把我带到了这个充满铁锈味和机油味的机修厂仓库。
但我知道,我不能就这样放弃。就像屈原在流放中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写下不朽的诗篇一样,我也要在这看似荒诞的现实处境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意义。也许,在这个平凡的仓库里,我也能像那些经过修理后重新发挥作用的零件一样,找到自己的价值。
第二天清晨,我早早地来到了仓库。当我打开仓库的大门时,一群飞蛾再次惊起,但这一次,我没有感到愤怒和迷茫,而是觉得它们像是新一天的使者,带着希望和生机。我走到柴油桶旁边,看着那几个刻上去的字,心中充满了力量。
我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这一次,我不再觉得这些零件是枯燥无味的,而是把它们看作是一个个有生命的个体。我认真地清点着每一个零件,仔细地记录着它们的信息。在与工友们的交流中,我也更加主动和热情,我发现,他们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粗俗和现实,但内心却有着善良和真诚的一面。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在仓库里的生活也逐渐变得有规律起来。上午,我忙碌于仓库的工作,与各种零件打交道;下午偶尔抽时间去电大上课。上课期间,我把钥匙交给张师傅代为保管。
晚上,我会加班之后,在柴油桶旁边背诵古诗,或者阅读一些书籍。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明白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理想并不是遥不可及的空中楼阁,而是需要在现实中一步步去实现的目标;现实也并不是理想的敌人,而是理想的土壤,只有在现实中扎根,理想才能茁壮成长。
有一次,厂里接到了一批紧急的订单,需要从仓库里调配大量的零件。我迅速地投入到工作中,按照订单的要求,准确地找到了所需的零件,并进行了仔细的检查和包装。在这次任务中,我的工作得到了厂领导的表扬,这让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原来,在这个看似平凡的岗位上,我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与工友们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我们会在工作之余一起聊天、开玩笑,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老张还经常向我请教一些文化知识,我也会很耐心地给他讲解。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知识的传播并不一定要在高大上的场合,在这样一个充满烟火气的仓库里,也能让知识绽放出光芒。
然而,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有一天,主任突然来到了机修厂,他的脸上依旧挂着那副虚伪的笑容。他把我叫到了办公室,说:“最近表现不错啊,不过,你还是得好好干,别整天想着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我明白,他这是在警告我,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
我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他。那一刻,我心中没有了愤怒和怨恨,只有一种坚定和从容。我知道,无论他如何打压我,我都不会放弃自己的理想。就像那刻在柴油桶上的“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会在这漫长的道路上,不断地探索和追求。
从主任的办公室出来后,我回到了仓库。月光依旧透过天窗洒了下来,照在那几个字上,那银色的省略号仿佛在告诉我,未来的路虽然漫长,但只要我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在这个充满荒诞与现实的仓库里,我将带着理想的光芒,继续前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