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轮渡上的逆流人生 > 第24章 迷雾尽头(中)

第24章 迷雾尽头(中)(2/2)

目录

姐姐奔赴枞阳老洲的那一天,天空飘着细雨。她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蓝色外套,背着一个简单的行囊,里面装着几件换洗的衣服和一些生活用品。

她的眼神中既有对未知的恐惧,又有对未来的憧憬。哥哥要去宿松复兴,他穿着一件黑色的毛衣,外面套着一件破旧的军大衣,显得有些沧桑。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倔强,仿佛在告诉大家,他能够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

自此,他们开启了别样的人生篇章,也让我们这个原本平凡幸福的家庭陷入了深深的担忧与牵挂之中。父母每天都会望着他们离去的方向发呆,夜里也常常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1972年11月,那个寒意初袭却因一场盛会而显得格外炽热的月份。市里精心筹备,在宽敞宏大的体育场隆重召开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欢送会。

体育场内,彩旗飘飘,五颜六色的彩旗在微风中猎猎作响,仿佛是一群欢快的精灵在舞蹈。巨大的横幅标语高高悬挂在体育场的各个角落,“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字样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在向年轻的知青们发出最激昂的召唤,激励着他们奔赴未知的远方,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会场里,座无虚席,来自安庆市各个角落的知青们齐聚于此,他们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朝气与对未来的懵懂。有的知青相互依偎,低声交谈,眼神中既有对故乡的不舍,又有对农村生活的憧憬。他们紧紧地握着对方的手,仿佛这样就能获取更多的勇气。其中一对年轻的情侣,女孩靠在男孩的肩膀上,轻声说:“不知道农村的生活会是什么样,我有点害怕。”男孩轻轻地抚摸着她的头发,安慰道:“别怕,有我在呢,我们一起面对。”他们的心中充满了矛盾与纠结,既渴望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又舍不得离开熟悉的城市和亲人。

有的则独自坐在角落,默默整理着行囊,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旅程做最后的准备。他们的神情坚定而又略带紧张,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与不安。一个瘦高的男孩,他坐在角落里,眼睛紧紧地盯着自己的行囊,里面装着他最喜欢的几本书和一些简单的文具。他时不时地抚摸着那些书的封面,心中想着:“到了农村,我还能继续读书吗?”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知生活的迷茫。

我的姐姐也在人群之中,她的眼神坚定而又略带紧张,手中紧紧握着那本象征着使命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光荣证》。

那证书在她手中仿佛有千斤重,承载着她的责任与担当,也承载着家人的期望与担忧。她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她知道,这一去,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也不知道会面临怎样的困难。但她又想起国家的号召,想起自己作为一名知识青年的责任,于是又暗暗给自己鼓劲:“我一定要在农村干出一番事业。”

欢送会上,领导们站在主席台上,慷慨激昂地发表着讲话。他们身着整齐的中山装,神情严肃而庄重。领导的话语如洪钟般响亮,回荡在体育场的每一个角落,震撼着每一个知青的心灵。“广大知识青年们,你们是时代的先锋,是祖国的未来!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正等待着你们去开拓,去耕耘……”领导的每一句话都仿佛重锤一般,敲击在知青们的心上,激发着他们内心的热血与豪情,让他们暂时忘却了离别的悲伤和对未来的恐惧。

台下的知青们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那掌声如同汹涌的潮水,一波接着一波,表达着他们对未来的决心与勇气。他们有的站起身来,挥舞着手臂,大声呼喊着口号;有的则眼中闪烁着泪光,但依然坚定地鼓掌。他们要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对祖国的承诺,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欢送会结束后,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来临。作为安庆市知青的一员,我的姐姐和其他知青们一起,在体育场有序地登上了那一辆辆满载着希望与梦想的汽车。

汽车整齐地排列在体育场外,车身被装饰得五彩斑斓,车头挂着鲜艳的大红花,仿佛是即将出征的勇士,威风凛凛。车身上还贴着各种标语,如“扎根农村,建设祖国”“知识青年下乡,青春奉献边疆”等,激励着知青们勇往直前。

知青们背着简单的行囊,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依次登上汽车。当他们踏上汽车的那一刻,仿佛踏上了一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新征程。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自信,仿佛在告诉世界,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去迎接未来的一切挑战。有的知青站在车门口,回头望着体育场内还在挥手的亲人和朋友,眼中满是不舍;有的则迫不及待地找到自己的座位,兴奋地和周围的人交谈着。

随着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声响起,车队缓缓启动,开始驶向未知的远方。这时,全市开展了一场盛大而热烈的欢送知识青年大游行活动。游行队伍如一条长龙,浩浩荡荡地驶向人民路。街道两旁,早已聚集了成千上万的市民,他们自发地来到这里,为知青们送行。

他们有的挥舞着手中的彩旗,彩旗在风中飘扬,形成了一片彩色的海洋。彩旗的颜色五彩斑斓,有红色、黄色、蓝色等,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手中拿着一面小红旗,不停地挥舞着,他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仿佛在为这些年轻的知青们感到骄傲。

有的高举着自制的标语牌,上面写着“向知识青年学习”“热烈欢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字样,表达着对知青们的支持与敬意。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自己的孩子,孩子手中举着一个用硬纸板做的标语牌,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哥哥姐姐加油”,虽然字迹不太工整,但却充满了真诚。

人群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眼中满是慈爱与期望,仿佛在看着自己的孩子奔赴远方。一位老奶奶,拄着拐杖,站在人群中,眼睛紧紧地盯着游行的队伍,嘴里念叨着:“孩子们,要好好照顾自己啊。”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担忧与牵挂,仿佛每一辆汽车上都有她的亲人。

有天真活泼的孩子,他们挥舞着小手,大声呼喊着“哥哥姐姐一路顺风”,稚嫩的声音在街道上回荡,给这场离别增添了一丝温暖。一群小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手中拿着鲜花,向游行的队伍献花。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仿佛在为这些知青们送去最美好的祝福。

还有年轻的情侣,他们相互依偎,眼中闪烁着对知青们的敬佩与祝福,他们的爱情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显得更加坚定。一对情侣,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女孩眼中闪烁着泪光,对男孩说:“你要好好照顾自己,我等你回来。”男孩轻轻地为她擦去眼泪,说:“放心吧,我会的,你也要好好照顾自己。”

当游行队伍经过人民路时,现场的气氛达到了高潮。市民们自发地夹道欢送,掌声、欢呼声、口号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整个城市都沉浸在一片热烈而又感人的氛围之中。(未完待续)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