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秋狝砺锋,格物试金(1/2)
时光流转,又至金秋。帝国上下再度为木兰秋狝盛典忙碌起来。然而,今年的秋狝,对于承烨而言,已不仅仅是展示骑射、怀柔藩部的场合,更是一场关乎“格物”理念能否在更广阔天地、更复杂情境下经受住考验的试炼场。
朝堂之上,关于国子监讲席、乃至“格物”之学根本地位的争论虽暂歇,但暗流从未止息。反对者冷眼旁观,等待着这位年轻储君在更为传统、更崇尚勇力的围场之上露出破绽;支持者则期盼他能再次拿出令人信服的表现,巩固那来之不易的成果。
此番随驾,承烨的心境愈发沉稳。他不再仅仅是观摩者,更是一位携带着新思想、新方法的参与者。格物轩虽未全员随行,但赵铭、李桐、张允等核心成员皆在伴驾之列,他们携带的,不仅有精心改良的弓弩、箭矢,更有一些用于野外测量、数据记录的新型器具草图,以及那份尚未完全成熟的《星象气候与漕运阻滞关联初探》的摘要——承烨希望能在草原广阔的天空下,与钦天监的官员进行更直观的验证。
秋狝首日,依旧是盛大的阅兵与骑射表演。京营军容鼎盛,黑风部骑士依旧彪悍。高台之上,裴砚目光扫过下方,在承烨身上略作停留,并未多言,但那无形的压力已然传达。
围猎开始,承烨并未急于表现个人勇武。他更多地关注着整个围猎队伍的调度、信息的传递、猎物的分布规律。他甚至让赵铭记录下不同时间段、不同区域发现猎物的频率与种类,试图分析其与地形、水源、风向的关系。这看似“不务正业”的举动,引来了一些宗室子弟不解的目光,连阿古拉也投来疑惑的一瞥。
然而,转机出现在一次围捕大型鹿群时。鹿群被驱赶至一处植被茂密、地形复杂的谷地,传统的合围战术因视野受阻、信息传递不畅而效率大减,几支小队甚至出现了配合失误。
承烨观察片刻,对身旁的赵铭低语几句。赵铭会意,取出携带的、经过改良的、带有简易瞄准刻度的小型弩机,以及几支尾部绑有特制彩色布条的“信号箭”。他寻得一处高地,依据事先与李桐等人推演过的简易测距方法,估算出鹿群核心区域的距离与方位,随后向天空射出了一支红色信号箭!
尖锐的鸣镝声划破长空,醒目的红色布条在阳光下异常耀眼。正在谷地中有些混乱的各队人马,看到这突如其来的信号,皆是一愣。但很快,几位反应敏捷的带队校尉,根据信号箭升起的方向和颜色(承烨事先与部分将领沟通过简单的信号含义),立刻明白了意图,迅速调整包围方向,集中力量向红色信号指示的区域压迫。
与此同时,承烨亲自带领一队侍卫,利用对地形的快速勘测(运用了简易的指南针和步测法),找到了一条可以迂回至鹿群后侧的小路,成功地截断了鹿群的退路。
在清晰的信号指引与出其不意的迂回包抄下,原本陷入僵局的围猎迅速打开局面,鹿群被成功合围,猎获颇丰。
这一次,再无人敢小觑那支小小的信号箭和太子看似“古怪”的举动。阿古拉策马过来,看着承烨手中那具带有刻度的弩机,眼神复杂:“太子殿下,你这……又是什么新把戏?”
承烨微微一笑,将弩机递过去:“并非把戏,不过是让距离和方位变得更清楚些的小工具罢了。若在战场上,清晰的指令和准确的信息,有时比个人的勇武更重要,不是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