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系统在手六零年代我称王 > 第30章 “班底”初现

第30章 “班底”初现(2/2)

目录

3.驾驶室优化:提出了更轻量化、模块化的设计概念,建议使用薄钢板冲压成型(如果厂里冲压设备不行,就分段焊接),重点强调了视野、操作便利性和减震隔音的基本要求。

4.时间预估,他给出了一个相对乐观但留有充分余地的周期,“如果核心部件能及时到位,材料供应跟上,工人技术过关,集中力量攻关,一个半月内组装出1台能跑起来的样车,是有可能的。但要达到稳定可靠的生产状态,需要更长时间的测试和改进。”这个时间点正好卡在五.一之前。

黄厂长和刘工等人听的聚精会神,频频点头。尤启明的分析,不仅思路清晰,而且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都直指要害,非常具有可操作性,甚至有些工艺细节连刘工这个老技师都没有想到!这哪是一个采购员?分明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总工程师!

“好!好!好!”黄厂长连说了三个好字,激动的站起身,“小尤同志,你这份见识和能力待在采购科太浪费了!你看这样行不行?我给你在技术科挂个名,就做这个“拖拉机公关项目”的特别技术顾问!不用你天天来坐班,但关键节点、遇到难题的时候,请你务必来指导指导!厂里给你发顾问津贴!你看怎么样?”

这正是尤启明想要的结果!一个名正言顺接触厂里核心技术、培养人脉、甚至未来影响技术路线的身份!

“感谢黄厂长信任!”尤启明站起身郑重表态,“能为厂里的技术攻关出一份力,是我的荣幸!我一定尽力!”

班底的雏形:

从厂长办公室出来,刘工和那两个年轻技术员(一个叫张建国,就是那个戴眼镜的斯文青年;另一个叫王铁柱,看起来比较憨厚,但动手能力极强)像跟班一样簇拥着尤启明。

“尤顾问!”刘工已经改了口,语气里带着尊敬,“以后得多指点我们啊!”

“尤顾问,您刚才说的那个焊接应力点能再详细说说吗?”张建国求知若渴。

“尤顾问,您看咱们第一步是不是得把底盘大梁的材料定下来?”王铁柱更关心实际动手。

尤启明看着眼前这三张充满热情和求知欲的脸,心中十分满意。刘工是厂里的技术权威、有威望;张建国有理论基础很专业;王铁柱踏实肯干,执行力强。这三人组合正好是一个技术团队的雏形。好好引导,假以时日,未必不能成为他未来商业帝国技术班底的第一块基石。

“刘工,张工,王师傅,大家别客气。”尤启明态度亲和,“技术问题,我们随时可以交流。这样,你们先把厂长安排的核心部件申请和材料清单整理出来,需要采购科配合的直接找我或者黄科长。底盘设计图,我这两天抽空细化一下,画个更详细的给你们参考。”

“太好了!”三人喜出望外。

尤启明与他们又交流了几句,才在三人依依不舍的目光中离开。他知道,今天在胜利修造厂播下的这颗技术“种子”,已经开始悄然发芽。而他,尤启明将以“采购员”和“技术顾问”的双重身份更深地扎根于此,为即将到来的风起云涌,积蓄更强大的力量。

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身上,让他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仿佛又将他拉回了那个顶级实验室里。

他晃了晃自己的脑袋,想起系统的任务、等待他开启的密室,眼神锐利而充满期待。

临江市的舞台似乎才刚刚拉开序幕的一角,而香江的蓝图,正在他心中越发清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