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牛刀初试(1/2)
“随手”画图的震撼:
终于,他看不下去了,迈步走了进去,脚步声在嘈杂的争论声中并不明显,直到他走到人群外围,才有人注意到这个穿着干净整洁、与周围油污环境格格不入的年轻人。
“哎,你谁呀?这儿正忙着呢,闲人免进!”老李正暴躁,没好气的冲着尤启明嚷道。
“厂里的,来看看。”尤启明语气平淡,目光扫过那个驾驶楼,“你们是想把发动机塞进这里?”
“废话!不然怎么叫拖拉机?”老李哼了一声。
其他人也都投来或好奇或不满的目光,觉得这个年轻人不懂装懂。
尤启明没理会他们的态度,径直走到驾驶楼旁边,一块相对干净的水泥地上。他弯腰随手从旁边工具箱里捡起一根粉笔头(大概是划线用的)。
“你们争论的焦点是发动机位置和空间不够。”尤启明一边说,一边用粉笔在地上飞快的勾勒起来。他的动作行云流水,没有丝毫停顿,仿佛早已胸有成竹。
线条简洁而精准:
一个梯形底盘框架前端明确标注了发动机舱位置(前置),中后部是开放式驾驶室,后部是驱动桥。线条简洁、标注清晰:
*前置柴油发动机:(方框内写“水冷柴油”)通过短传动轴连接变速箱;
*变速箱与后驱动桥直连、减少动力损耗;
*驾驶室下方预留维修活门,散热格栅置于引擎罩前部;
*特别注明:“柴油机扭矩优先,转速区间适配农田作业”
“……发动机前置重心稳,散热直接,维修方便,”尤启明指着草图,“这才是适合咱们“争气牌”的铁牛的心脏!”
*在底盘前部画了两个小轮子(转向轮),后部是两个大轮子,(驱动轮)。
一个清晰、合理的拖拉机动力布局和底盘结构示意图跃然地上!虽然只是草图,但比例协调,零部件关系一目了然!
“驾驶室后置与噪音、振动源隔离,散热器前置迎风效果好。所有关键部件周围预留足够空间,方便安装、维修和散热。底盘框架强度要高,但结构要优化,减轻不必要的重量……”尤启明指着地上的图,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如同在陈述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
仓库里瞬间死寂!
刚才还吵的脸红脖子粗的技术员们,全部像被施了定身法,目瞪口呆的看着地上的草图,又看看那个神色平静、仿佛只是随手画了个玩具模型的年轻人。
老技师推了推鼻梁上的厚厚眼镜,蹲下身,几乎是趴在地上,手指颤抖着沿着粉笔线条描摹,边临摹边感受到这个结构简直是妙极了!他猛地抬头看向尤启明的眼神,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和狂热的求知欲。
老李张大了嘴巴半天合不拢,之前的烦躁和不屑一扫而空,只剩下满脸的懵圈和敬畏:“这…这…你…你画的? 这…这能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