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练气一层圆满(2/2)
他能清晰感觉到,经过这段时间的修炼,不仅法术施展速度大幅提升,从结印到法术成型的时间缩短了近半,威力也增强了一成。
如今的他,在面对危险时,又多了几分底气和自信。
林邑川擦了把额头的薄汗,目光扫过满地狼藉 —— 焦黑的岩石、结霜的树干、碎成齑粉的灌木,这些都是他刚才演练法术留下的痕迹,忽然玩性大发。
他指尖轻点,三颗火球凭空出现,悬浮在空中,以不同的轨迹旋转,宛如赤色流萤,在晨光中闪烁着明亮的光芒。
“去!” 随着一声轻喝,火球突然加速,在空中交织成绚烂的火焰之网,将几片飘落的枯叶瞬间燃成灰烬,火星飘散在空中,惊得林间松鼠抱着松果 “嗖” 地窜进树洞,只留下晃动的树枝证明它刚才的存在。
“该试试组合技了!” 林邑川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跃跃欲试。
他双手快速结印,指尖寒气凝聚,先是三道冰箭破空而出,带着尖锐的呼啸声射向远处;
紧接着风刃呼啸着紧随其后,精准地将冰箭切成碎片。
这些冰晶在风刃的裹挟下,速度更快,如暴雨梨花般射向远处的巨石。
只听 “轰” 的一声巨响,巨石表面布满细密的冰裂纹,裂纹中还残留着风刃切割的痕迹,在晨光中闪烁着诡异的寒光,威力惊人。
兴致正浓的林邑川并未停歇,他双手翻飞如蝶,同时施展御物术与灵盾术,灵力在体内快速流转。
十数块碎石悬浮在他周身,随着灵盾的转动组成严密的防御阵型,将他护在中央。
他猛地加快灵盾旋转速度,碎石瞬间化作高速旋转的暗器,呼啸着射向四周的古树,“噗噗” 几声,树皮被削落大片,露出里面的木质纹理。
紧接着,他脚尖轻点地面,身形如鬼魅般穿梭在树林间,所过之处,风刃、冰箭、火球交替闪现,法术光芒在林间不断亮起,将整片林子搅得如同战场,充满了紧张刺激的氛围。
当最后一道火球消散在晨雾中,林邑川长舒一口气,停下身形,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
原本静谧的山谷此刻充满战斗的痕迹,却也见证着他实力的飞跃。
他摸出一枚清神丹放入口中,甘甜的药香在舌尖弥漫,迅速驱散了修炼带来的疲惫,让他精神一振,准备着接下来的返程。
这时他灵机一动,如果制作一个真气转换为灵气的器皿,他的父母也可以使用符箓,这样他们在面对修仙者时也不是毫无还手之力,并且普通人使用符箓反击往往能出其不意,有奇效。
这个想法如同一道闪电,在他脑海中炸开,让他瞬间兴奋起来,指尖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林邑川跪坐在铺满落叶的青苔地上,从储物袋里倒出几块形态各异的灵气石,哗啦啦散落一地。
这些料子是他练习雕刻时积攒的,有鹅蛋大的椭圆石、掌心宽的扁平石,还有带着天然孔洞的奇石,此刻在晨光下泛着温润的浅紫色,表面天然的纹理像极了流动的云霞,蕴藏着淡淡的灵气,触手生温。
他翻开卷角的《炼丹基础要略》与《符箓入门》,书页间夹着的干枯草药簌簌掉落,带着陈旧的草药香,其中一片泛黄的银杏叶书签上,还留着他此前画符时沾的朱砂印,提醒着他这些知识曾如何在炼丹、画符时助他化险为夷,是他宝贵的财富。
“炼丹讲究药汁流动,符箓需要灵气引动......” 他喃喃自语,指尖摩挲着一块鹅蛋大小的灵气石,感受着石头的温润与灵气的微弱跳动。
这块石头中间天然凹陷,像个浅浅的凹槽,正好能嵌放灵石,简直是天作之合。
他掏出雕刻小刀,学着炼丹时剔除杂质的手法,小心翼翼地削去石面凸起的棱角,碎石飞溅间,灵气石逐渐显出圆盘模样,边缘被打磨得圆润光滑,初具雏形。
雕刻纹路时,林邑川遇到了难题。
如何让真气顺利转化为灵气,并稳定地引动符箓呢?
他冥思苦想,手指在石面上比划着,先画过符箓中的火焰纹,又摹过丹炉上的云雷纹,却始终找不到头绪。
忽然灵光乍现 —— 炼丹时用灵识过滤杂质的 “滤网” 形态,不就像个简易的灵气通道吗?
他还想起画符时朱砂流动的轨迹,索性将两种思路融合,握紧刻刀,在圆盘边缘刻出螺旋状浅沟,又在中央凹槽周围凿出放射状细纹,这些歪歪扭扭的线条组合起来,竟像是太阳绽放的光芒,充满了生机与力量,这是前人从未尝试过的纹路组合。
嵌入灵石的瞬间,灵气石表面泛起微光,灵气开始在石内缓缓流动,像溪水流过石滩。
林邑川屏住呼吸,心脏怦怦直跳,将一张未完成的火球符箓放在纹路交汇点,紧张地等待着结果。
当他试着运转真气,灵石突然发出 “嗡” 的轻响,浅紫色的灵气顺着刻痕蜿蜒爬行,宛如溪流汇入河道,顺畅而自然。
符箓上未干的朱砂突然剧烈颤动,原本歪扭的火焰图案竟自行补全,“轰” 地炸出一团比平日小一半的火球,虽然威力稍弱,却成功引动了符箓,火星溅在落叶上,烫出一个个小黑点。
“成功了!” 他笑得露出虎牙,眼中满是喜悦,却在看到符箓边缘焦黑的痕迹时皱起眉。
显然,这个初代器皿还不够完善,灵气转化时忽强忽弱,导致符箓受损。
接下来三天,他像调整丹炉火候般反复试验:第一次加深螺旋纹,灵气流动变快了,却让冰箭符测试时直接结冰封了纹路;
第二次调整灵石位置,将其往边缘挪了半寸,火球符威力提升了,风刃符却因灵气不足散成了微风;
第三次他灵机一动,用炼丹剩余的赤铜粉混合松脂,细细涂抹在纹路里,赤铜的导电性竟让灵气传输稳定了不少,这是他结合金属笔传导灵力的特性想到的妙招,古籍中从未有过类似记载。
每一次改进,他都仔细记录效果:“辰时三刻,火球符爆发偏移三寸,因东侧纹路过浅”“未时一刻,灵盾符持续时间缩短,灵石能量输出不均”,像一位严谨的工匠在打磨精品。
当第七次改进后,他决定进行全面测试,先放火球符,橙红色的火球精准击中三丈外的树桩,留下焦黑的印记;
再试冰箭符,三支冰箭呼啸而出,稳稳钉在岩壁上,冰晶没有丝毫融化;
最后测风刃符,五道风刃齐刷刷割断藤蔓,落点整齐划一。
符箓爆发的威力稳定,灵气石表面的纹路也亮起稳定的光泽,像被打磨多年的古玉,温润而璀璨。
最后一次测试时,林邑川特意增加难度,同时将灵盾符箓与火球符箓放在器皿两侧,想试试能否同时引动防御与攻击符箓。
随着真气注入,淡蓝色的光盾在身前展开,上面浮动的符文竟与灵气石的纹路隐隐呼应,而另一侧的火球符也 “轰” 地炸开,火球撞在光盾上弹开,光盾却纹丝不动。
他又尝试用不同强度的真气驱动,发现真气弱时灵盾更稳固,真气强时火球威力更大,这意味着普通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实用性大大提升。
之前测试的都是一品低阶符箓,林邑川换上一品中阶符箓就驱动不了,这是真气转换灵气的上限。
林邑川翻遍带来的古籍,发现从未有过 “真气转灵气” 的器皿记载,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竟凭着炼丹与符箓的跨界思路,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阳光透过树叶洒在灵气石上,纹路中的灵气流转如星河,他捧着圆盘笑得灿烂 —— 这不仅是一件器物,更是他用汗水与智慧编织的守护铠甲,将为家人撑起一片安全的天地。
林邑川将五块新制的灵气石转换器皿和之前制作的那个一起整齐摆在古树的横枝上,淡紫色的石面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晕,像一排精致的艺术品。
他从怀中掏出布条,这些布条是母亲之前给他缝补衣物剩下的,上面还带着淡淡的草木香。
他仔细地将每个器皿缠绕包裹,边角处还特意绣上了简易的火焰纹 —— 这是他照着《符箓入门》里的图案临摹的,虽略显稚嫩,针脚也不够整齐,却饱含着他对家人的心意。
父亲的两个器皿,一个日常使用,一个备用,方便他在遇到危险时能及时应对;
母亲的两个分别用布包好,上面绣着她喜欢的花草图案,希望能给她带来温暖与安全。
给自己的备用器皿,林邑川则别出心裁地刻上了云雷纹,与他的丹炉纹路相呼应,寓意着力量与守护。
而给李若衡的那个,他特意选了块纹路最流畅的灵气石,灵气传导效果最佳,还在底部刻了朵小巧的山茶花 —— 那是他们以前游玩时,女孩赞叹过的山间野花,象征着他们的友谊。
暮色渐浓时,林邑川对着古树深深一揖,感谢它这段时日提供的庇护与灵气滋养,让他不仅提升了修为,还完成了这个重要的发明。
山风掠过,带起几片红叶,在空中打着旋儿飘落,仿佛在为他送行,祝福他一路平安。
他转身踏上归途,背着装满器皿和丹药的储物袋,心中满是期待 —— 想象着父母收到这份特殊礼物时惊喜的表情,想象着他们能借助器皿使用符箓保护自己,脚步也愈发轻快,归心似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