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半丹田(2/2)
那些在突破时横冲直撞的力量,此刻温顺得如同山间溪流,缓缓冲刷着经脉内壁。
每当真气经过某处关节,都能感受到筋骨在细微震颤,仿佛在贪婪地汲取着养分。
约莫一炷香时间,林邑川周身泛起淡淡金芒。
他能清晰感知到,半丹田的膜壁正在一点点增厚,气旋表面流转的符文愈发清晰。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落,在他肩头勾勒出柔和的轮廓,与体内奔涌的磅礴力量形成奇妙的平衡。
当最后一丝药力被彻底炼化,他缓缓睁开眼,眸中闪过一抹精芒,起身时带起的风,竟将案头的宣纸卷得簌簌作响。
木门 “吱呀” 一声被推开,林父带着一身寒气踏入屋内。
他望着妻子眼角眉梢的笑意,不由得一愣:“今儿个怎的这般高兴?莫不是发生了什么好事?”
话音未落,他粗糙的大手举起怀中用油布裹着的方盒,咧嘴笑道:“不过先瞧瞧这个!在铁匠铺磨了半月,王师傅照着我的意思,给你打了把匕首。”
说着,他小心翼翼地解开油布,掀开檀木盒,一柄精致的匕首映入眼帘。
匕首长不过七寸,刀刃泛着幽幽冷光,薄如蝉翼却透着凌厉锋芒。
刀柄以白玉雕琢成兰花模样,花蕊处镶嵌着细小的夜明珠,缠裹的银丝间点缀着淡粉色的珍珠,既显柔美又不失英气。
“这柄匕首轻而锋利,出鞘无声,最适合女子防身。”
林父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你平日里也修炼,有个趁手的家伙,我也能放心些。”
林母伸手接过匕首,指尖轻抚过温润的白玉,嘴角的笑意愈发明显:
“你这榆木脑袋,倒也有开窍的时候。”
她将匕首轻轻插入腰间的革带,转身看向儿子,“正好给你爹说说,方才小川丹田有了大突破,这动静,差点把屋子掀翻了!”
林父听后眼中闪过惊喜,随即露出欣慰的笑容,拍了拍儿子的肩头,连连点头。
随后他站起身来,神情一肃,道:“正好今天教你们一些基本的武技。”
林父将手中木刀往青石地上一立,刀刃与地面碰撞出清脆声响。
“看好了!” 他沉腰下马,右手匕首划出半轮银弧,左手成掌护在胸前,“这套‘柳叶三叠’讲究快准狠,前三刀专攻咽喉、手腕、心口三处要害。”
刀锋在夜色中带起残影,每一次挥砍都伴随着破风声,最后一招收势时,刀刃精准点在石桌上的蜡烛芯,火苗竟被削得晃都不晃。
林母握着白玉匕首,指尖还残留着刀柄的温润。
她深吸一口气,学着丈夫的架势踏出半步,脚尖点地,身形微侧,匕首斜斜挑起,一道寒光自下而上掠出,宛如春风拂柳。
这是 “柳叶三叠” 的第一式 —— “柳枝初舞”。
林母虽是初次施展,但因《月华冰心诀》的修炼已让她筋骨柔软、气息顺畅,动作竟比想象中流畅许多。
匕首划破空气的刹那,她的发梢随风飘动,仿佛真的置身于柳絮纷飞的春日庭院。
“很好!” 林父在一旁点头称赞,“注意重心不要偏移,手腕要像流水一样自然。”
林母点头,调整呼吸,紧接着便进入第二式 —— “柳浪翻云”。
这一式讲究的是连贯与节奏,刀光需如波浪般层层递进,前一刀未尽,后一刀已起。
只见她脚步轻灵,身形如燕,匕首在空中画出两道交错的弧线,刀锋所过之处,空气似乎都被撕裂开来。
林父目光微凝,低声道:“不错,但第二刀收得太急,留三分余力才能为下一招蓄势。”
林母咬牙应下,心中默念功法口诀,将《月华冰心诀》的柔劲融入其中,果然,下一击便显得更加圆融无隙。
第三式 “柳影归根” 最为关键,要求刀势由外向内收拢,如同落叶归根,看似收势,实则暗藏杀机。
林母屏息凝神,左足轻点地面,身形旋即腾起,匕首由高至低劈下,带起一阵锐响。
她刻意放缓了最后一瞬的速度,让刀锋缓缓贴近目标,正如月下垂柳,静中有动,柔中藏刚。
当她收势落地,发丝已被汗水打湿,却掩不住眼中闪烁的光芒。
“娘,你刚才那一下,已经有点味道了。” 林邑川忍不住开口赞叹。
林母喘息片刻,脸上浮现出满足的笑。
她低头看着手中的白玉匕首,忽然意识到,自己早已不再是那个只会熬药做饭的妇人了。
修炼之后,她不仅皮肤细腻、筋骨柔软,更重要的是,体内多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
“原来这才是真正的轻盈。” 她喃喃自语,“以前总觉得练武离我很远,可现在…… 我竟能如此自如地掌控身体。”
林父闻言笑了笑,走上前来,拉住她的手腕示范道:“你刚才的动作虽然不错,但还需记住一点 —— 柳叶虽柔,却不失锋芒。
柔不是软,而是蓄势待发。”
林母认真听着,一边模仿父亲的动作,一边用心体会。
她终于明白,《月华冰心诀》不只是滋养经脉、调理气血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场身心的蜕变,让人从内到外焕然一新。
夜风吹过院落,吹散了空气中尚未散去的刀气。
林邑川站在一旁,望着母亲的身影,心中升起一股暖意。
他知道,母亲的修炼之路才刚刚开始,但她已经用自己的方式,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好!” 林父笑着鼓掌,“看好了!‘开山九式’!”
话音未落,他手中的木刀再次舞动起来,刀风破空,带着沉稳而厚重的气势。
“这‘开山九式’虽说是大路货,却最适合你这年纪练筋骨。”
林邑川目光一凝,缓缓抽出腰间那柄小刀,虽是轻巧短兵,但他知道,父亲传授的这套刀法,讲究的是刚猛、直接、以力破巧。
他深吸一口气,学着父亲的模样拉开架势,双脚扎稳,重心下沉,刀身斜指地面,如同蓄势待发的猎豹。
第一式 ——“力劈华山”!
只见他猛然提气,双臂绷紧,匕首自上而下迅猛劈出,空气被撕裂的瞬间发出一声低沉的嗡鸣。
刀锋落下之处,地面落叶被气浪卷起,在夜色中打着旋儿飞散开来。
林父微微点头:“不错,劲道够狠,但还要更沉稳些。”
第二式 ——“金石为开”。
林邑川顺势回撤,脚步微移,左手虚护胸前,右手横刀于腰侧。
下一瞬,他猛然前冲,匕首直刺而出,如钉入岩石般坚定有力。
这一击虽无实敌,但他仿佛已将想象中的敌人锁定在刀锋所指的方向,拳脚之间多了几分杀伐之气。
第三式 ——“横扫千军”。
这是整套刀法中最考验力量与平衡的一式。
林邑川沉肩转腰,右臂猛地挥出,匕首贴地横扫,带起一阵尘土飞扬。
青石缝隙里的灰尘簌簌掉落,足见这一扫之势已有了几分火候。
“手腕放松,借腰力带臂,别光靠蛮力。” 林父适时提醒,语气温和却不容懈怠。
第四式至第六式,分别是 “踏雪寻梅”、“断江截流”、“鹰扬长空”。
这几式讲究的是步伐灵活、攻守兼备。
林邑川开始感受到体力的消耗,但体内的真气也在不断流转,支撑着他完成每一个动作。
尤其是当他在第七式 “怒马回缰” 中突然变向,由攻转守,身形流畅自然,连他自己都吃了一惊。
第八式 ——“铁壁铜墙”。
这是防御性最强的一式,要求以刀代盾,用刀风构筑屏障。
林邑川双手握刀,迅速旋转半圈,匕首划出一道圆弧,竟真的在空中留下一道残影,将迎面而来的夜风尽数挡下。
最后一式 ——“归元斩”。
这是收势之式,也是整套刀法的灵魂所在。
林邑川屏息凝神,凝聚全身之力,刀锋高举过顶,随后猛然劈下,落地成桩,气息沉稳如山。
这一刻,他仿佛听见了自己心跳与刀风共鸣的声音,整个身子都被一股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包围。
当他收刀后,额间早已沁出薄汗,衣襟也被汗水浸湿,但眼中却难掩兴奋:“这刀法看似简单,使起来竟这般畅快!”
林父站在一旁,嘴角挂着笑意,轻轻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这才只是开始。真正的武者,不是天生就懂招式,而是在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中,把死招练活,把外力化内劲。”
林邑川点头,望着手中小刀反射的淡淡月光,心中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踏实感。
而这条路上,每一步都将由汗水与坚持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