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天命人的仙路 > 第2章 学堂和友谊

第2章 学堂和友谊(2/2)

目录

两人倚着树干数星星。

李若蘅指着天际的北斗星:“母亲说清河镇的修仙者能借星辰之力炼丹。”

她转头看向林邑川,眼中映着星光,闪烁着好奇与憧憬。“你这么聪明,说不定以后也能成为修仙者呢。”

林邑川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耳尖微微发红:“我哪有那么厉害?不过要是真能修仙,我就去把镇里的坏人都赶走,让大家都能平平安安的。”

两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谈论着未来的梦想,直到月亮爬上树梢,月光如水般洒在他们身上,两人才依依不舍地告别,各自踏上回家的路。

此后每逢雨天,他们都会跑到老槐树下。

有时用陶哨召唤林子里的野兔,看着毛茸茸的小家伙竖着耳朵警惕地左顾右盼,小心翼翼地靠近,那可爱的模样惹得他们忍不住轻声欢笑;

有时听李若蘅讲她家祖传的医书,那些关于草药和病症的知识让林邑川大开眼界。

他发现李若蘅不仅识字多,还懂得许多生活中的小窍门,比如用薄荷叶揉碎了可以驱蚊,那清凉的味道能让蚊虫远远避开,用艾草煮水能够治疗轻微的感冒,淡淡的药香仿佛能驱散病痛。

一日,夫子布置课业,要求以 “清河镇之奇” 为题作文。

林邑川坐在窗前望着远处的青山和街巷陷入了沉思。

脑海中浮现出老井边打水的人们相互帮忙的场景,木桶在井中一起一落,水面泛起层层涟漪;

药铺里飘出的阵阵药香仿佛带着治愈的力量;

酒馆中的说书声慷慨激昂,讲述着一个个传奇故事;

还有和李若蘅在老槐树下的点点滴滴,每一个瞬间都无比珍贵。

他提起笔,文思如泉涌:“或曰镇北忘忧崖藏仙府,或云老井灵泉通异界,然吾与友探之,方知奇不在仙,而在人心。

邻里互助,孩童嬉戏,一草一木皆有情,此乃清河镇之真奇也。”

文章被夫子当作范文诵读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都沉浸在他的文字中。

李若蘅悄悄塞来一颗糖渍青梅,林邑川咬开酸涩的果肉,甜汁在舌尖散开,恍惚间竟觉得比杂货店老板给的糖果还要香甜 —— 那是友谊的味道。

放学路上,两人约定明日去探寻镇东古战场遗址。

李若蘅说那里的石头会在月圆之夜发光。

林邑川满心期待,恨不得明天立刻到来,心中想象着古战场的神秘模样。

秋雨渐凉的时节,天气一天天转冷。

林邑川在学堂后院发现株枯萎的海棠,枝干干枯呈现出毫无生机的褐色,叶片凋零,只剩下几片枯黄的残叶在风中瑟瑟发抖。

李若蘅翻看医书无果,急得眼眶发红,眼中满是焦急与心疼。

林邑川安慰道:“别着急,我们再想想办法。”

从那以后,他们每天放学后都会来给海棠浇水,水洒在干涸的土地上发出滋滋的声音,松土时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还从家里带来自制的肥料,希望能让海棠重新焕发生机。

有一天下起了大雨,林邑川担心海棠被雨水冲坏,冒雨跑到学堂,远远地他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在海棠树旁忙碌着 —— 原来是李若蘅,她正用自己的油纸伞为海棠遮雨,自己的半边身子却被雨水浇透了。

林邑川心头一热,赶紧跑过去和她一起守护着海棠。

两人在雨中相视而笑,那一刻,雨水仿佛也变得温暖起来。

在两人的悉心照料下,终于有一天,干枯的枝头上冒出了嫩绿的新芽。

那一抹绿色充满了希望,让他们欣喜若狂。

李若蘅激动地拉着林邑川的手跳了起来:“我们成功了,海棠活过来了!”

林邑川看着她灿烂的笑容,心里也充满了成就感。

这一刻,他们的友谊也像这株海棠一样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随着相处日深,他们在学堂的时光愈发默契。

夫子讲解《周易》时复杂的卦象在林邑川眼中仿佛有了生命,他总能迅速领悟,在纸上快速画出卦象的变化图,线条流畅而准确。

李若蘅则会在一旁用炭笔将卦象变化画成生动的图谱,配上简洁易懂的注释,让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有趣。

课间休息时,他们会比赛背诵诗词,你一句我一句,声音此起彼伏。

输的人要帮对方抄录功课,可即便输了,脸上也洋溢着笑容。

有一次诗词比赛,林邑川背到 “欲穷千里目” 时突然卡壳,急得额头直冒汗。

李若蘅在一旁偷偷提示,却被夫子发现。

夫子罚他们一起打扫学堂三天,两人不但不觉得委屈,反而觉得这是难得的相处时光。

打扫时他们一边干活一边说笑,把学堂的角角落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每次林邑川获胜,都会故意将自己的竹蜻蜓送给李若蘅,看她在院子里欢快奔跑的身影,竹蜻蜓在她头顶盘旋,就像他们无忧无虑的童年,充满了欢乐与美好。

而李若蘅也会把自己亲手做的书签送给林邑川,书签上画着可爱的小动物,还写着鼓励的话语。

这天,学堂组织去镇外踏青,阳光明媚,微风轻拂。

林邑川和李若蘅脱离队伍,循着一条小溪寻找传说中的药草。

溪水清澈见底,石缝间游动着透明的小鱼,它们欢快地穿梭着,仿佛在玩捉迷藏。

李若蘅突然指着溪边的紫色花朵,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是紫灵草,祖父说它能解百毒!”

她兴奋地伸手去摘,却不小心被藤蔓划伤了手指,鲜红的血珠渗了出来,在白皙的皮肤上格外显眼。

林邑川见状急忙从兜里掏出干净的手帕,小心翼翼地帮她包扎,手微微颤抖,生怕弄疼了她。

“都怪我没看好你。”

“没事的,一点小伤。” 李若蘅强忍着疼痛说道,挤出一丝微笑。

林邑川却皱着眉头一脸认真:“不行,伤口要是坏掉了可不好,我们得赶紧回去找大夫。”

两人手牵着手往回跑,一路上李若蘅看着林邑川紧张的模样,心里却暖暖的。

她知道这个小伙伴会一直守护着自己,就像她也会守护着他一样。

这份珍贵的友谊将陪伴他们走过漫长的岁月。

林邑川背着书箱走在回家的路上,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斜斜地投在青石板上。

他低头看着掌心那片从海棠树上掉落的嫩叶,心中涌起一阵暖意。

“若蘅说得对,人心比奇事更值得珍惜。” 他喃喃自语,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笑意。

路过镇东头的老榕树时,几位老人正围坐在石桌旁讲着清河镇的旧事。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爷爷正在讲述一个关于古战场月光石的传说:“你们可知道,每当月圆之夜,镇东荒野上的石头会发出幽蓝微光,据说那是当年修仙者大战妖魔时留下的法器碎片所化,有缘人若能寻得其中一块,便可窥见天地玄机。”

林邑川站在树下听得入神,脑海里浮现出那片荒野上闪烁着奇异光芒的石头,它们仿佛在等待某个命中注定的人前来揭开尘封已久的秘密。

他想起了学堂后院老槐树下的树洞,那里曾藏着一枚古老的陶哨,而现在他开始怀疑,或许那里还藏着更多不为人知的线索。

回家的路上,他望着天边最后一抹晚霞,心中忽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悸动。

也许清河镇的奇事远不止于此,而他和李若蘅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有一次,林邑川和李若蘅趁着午休偷偷溜进夫子书房,想看看那本传说中的《山海经》,结果不小心碰倒了案头的砚台,墨汁泼洒开来,染黑了夫子最爱的竹简。

两人慌忙擦拭,却越擦越糟,最后只好把整叠竹简泡进水盆里清洗。

晾干后才发现字迹早已模糊不清,他们吓得脸色发白,躲在槐树下商量对策。

李若蘅忽然灵机一动:“不如我们一起重新抄一遍。”

林邑川瞪大眼睛:“你疯了吗?那么多字!”

李若蘅眨眨眼:“那就说是梦中仙人托梦让夫子重写如何?”

林邑川愣了片刻,噗嗤笑出声来。

有天,两人在老槐树下练习吹陶哨,林邑川总学不好,便赌气把哨子藏进李若蘅的书包里。

她也不恼,等到午休时悄悄往他衣领里塞了片薄荷叶。

凉意袭来,逗得林邑川一个激灵,打了个喷嚏,惊醒了趴在桌上假寐的赵小虎。

三人笑作一团,惹得夫子从屏风后探出头来怒斥:“安静些,吵得我都睡不好了!”

那天午间,林邑川午休睡不着,索性翻开夫子新写的讲义。

刚念了两句,忽见窗棂一闪,一道白影掠过。

他定睛一看,竟是李若蘅蹲在窗外,捧着半块桂花糕,轻声道:“我也没睡,不如我们偷偷抄一遍《山海经》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