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一个属于李白的大唐 > 第34章 发现了又怎样?

第34章 发现了又怎样?(2/2)

目录

崔浩的叔父崔御史是主考官的上司,他怎会不知这其中的猫腻?

“大人,是崔浩他们用信鸽传递答案!” 一个寒门学子鼓起勇气喊道。

立刻有其他人附和,声音越来越大,像潮水般涌向主考官。

崔浩猛地站起来,指着那名学子怒斥:“血口喷人!不过是几只野鸽,怎能诬陷我们作弊?”

他的声音发颤,带着几分被发现的惊慌,却仍强撑着狡辩。

主考官的目光在鸽群与崔浩之间转了一圈,最终落在巡场考官身上,语气敷衍:“不过是些鸽子扰乱考场,派人赶走便是。

诸生安心作答,再喧哗者,按违纪论处!” 他甚至没让人去检查那些鸽子,更别提追查竹管里的暗号。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浇灭了所有寒门学子的希望。

我僵在原地,只觉得浑身发冷。

原来公道在权势面前,竟如此廉价。

就像你明明抓住了犯错的人,却因为对方背景深厚,只能看着他逍遥法外。

指甲几乎要掐破掌心,心中的不甘与失望,比任何时候都强烈。

“大人!” 我忍不住开口,声音带着压抑的愤怒,“那些鸽子爪上绑着竹管,分明是传递暗号的工具!

怎能如此草率了结?”

主考官冷冷地瞥了我一眼,眼神里满是警告:“李白是吧?管好自己的笔墨即可,莫要多管闲事。”

他说完,转身就走,甚至不给我说下一句话的机会。

鸽群被兵卫用竹竿赶走,扑棱声渐渐远去。

月光也随着文气的消散暗了下来,号舍重新陷入昏暗。

考场里一片死寂,只有烛火燃烧的声音,格外刺耳。

崔浩得意的目光从隔壁投来,带着浓浓优越感挑衅的看着我,仿佛在说,如何呢?

你们抓住我作弊又怎样?还不是只能乖乖闭嘴!

就在这时,巡场考官走了过来。

他穿着青色官袍,面容清瘦,先前看我答卷时曾露出赞许的神色。

他的脚步停在我的号舍前,借着整理袖摆的动作,一张折叠的纸条悄无声息地落在我的桌案上。

我心头一紧,不动声色地用手压住纸条。

他没有说话,只是深深看了我一眼,目光复杂。

转身离开时,他的袖口无意间掀开,那里缝着一枚玉佩一闪而逝。

这角度,这时间,拿捏的刚刚好。

使我能看清玉佩的样式,这枚玉佩上雕着凤凰衔书的纹样,边缘刻着极小的 “武周御赐” 四字,要不是我的眼睛被强化过,还真看不清上面的字。

皇帝亲赐的玉佩!

这样的人物,怎会屈身做巡场考官?

无数疑问涌上心头,却又被他那一眼的警示压了下去。

等他走远,我才悄悄展开纸条。

上面只有四个字:“三场有诈”。

字迹苍劲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郑重。

我捏着纸条,指尖微微发凉。

第一场有文气纸丸,第二场有信鸽传书,第三场,他们又会耍什么手段?

岑掺在隔壁轻轻敲了敲墙,传来无声的询问。

我对着墙壁摇了摇头,示意他安心。

现在不是慌乱的时候,越是艰险,越要稳住心神。

我低头将纸条塞进嘴里,含化之后吞了下去,这是属于我们的秘密,也是绝境中的一丝光亮。

烛火再次稳定下来,映着 “论吏治得失” 的考题。

我深吸一口气,重新握紧笔杆。

主考官的包庇,崔浩的嚣张,巡场考官的警示,都化作笔尖的力量。

我没有再愤怒,也没有再失望,只觉得心中一片清明。

吏治的根本,不正是公平二字吗?

若连科举都能被权势操控,又谈何吏治清明?

我蘸了蘸混着纸灰的墨,写下:“吏者,民之表率;试者,才之权衡。表率不公,则民心离散;权衡失准,则才士寒心。”

笔尖落下,文气再度凝聚。

这一回,虽不见金光闪耀的大字,却蕴含着一种沉静的力量。

窗外的月光重归柔和,洒在答卷上,照亮了每一个字。

我明白,还是要忍,就像是我获得的各种能力,都要藏起来,能不使用就不使用,作为一个魂穿者,太知道不能飘的重要,不能在还没成长起来之前就半道而崩。

夜色更深了,贡院的烛火依旧明亮。

我望着砚台里的月影,想起巡场考官的玉佩,想起那句 “三场有诈”,心中已然有了准备。

无论前路有多少陷阱,我手中的笔,就是最锋利的武器。

月光为证,文心为凭,总要为寒门争一份公道。

烛芯再次噼啪作响,像是在应和着笔尖的节奏,在夜色中写下不屈的篇章。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