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共赢之货(1/2)
2059年初春,香港维多利亚港的晨光穿透薄雾,高小琴站在公寓阳台,看着远处货轮缓缓驶入港口——甲板上装载的,正是联盟从c国锂矿项目运出的首批合规锂盐。她拿起手机,给高小凤发去一张照片,配文:“第一批‘共赢之货’到港了,比预期早了三天。”
此时的高小凤,正在非洲布隆迪的稀土矿项目现场。收到消息时,她正和布隆迪矿业部长查看“低能耗稀土提取车间”的运行数据。屏幕上显示,该车间的稀土提取率达98%,能耗却比传统工艺低45%,废水经处理后可直接用于矿区植被灌溉。“这是姐姐建议我们在设备里加的‘余热回收模块’,没想到效果这么好。”高小凤笑着对部长说,“未来三个月,我们计划在布隆迪再建两座类似车间,让这里成为非洲最大的合规稀土出口基地。”
布隆迪部长握着她的手,语气激动:“‘中国方案’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技术,还帮我们打通了欧洲市场。现在欧洲车企的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我们国家的Gdp今年至少能增长2个百分点!”
就在两人交谈时,高小凤的手机突然震动——是A国加州氢能加注站项目的负责人发来的视频。视频里,加州州长正为第100座氢能加注站剪彩,站内的储氢设备上,清晰印着“全球矿业环保联盟”的标志。“高总,多亏你们的技术支持,加州的氢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50万辆,碳排放较去年下降了12%!”负责人的声音里满是兴奋,“我们计划明年将加注站数量再翻一倍,还想引进你们的‘光伏制氢一体化系统’。”
挂断视频,高小凤收到了高小琴的第二条消息:香港金融管理局主动联系她,希望由她牵头,成立“全球绿色矿业投资基金”,首期募集规模100亿美元,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绿色矿业项目。“他们说,看到你在c国、A国的博弈,才相信绿色矿业能赚钱,也愿意把资金交给‘懂行又守规矩’的人打理。”高小琴在消息里补充道。
高小凤立刻回复:“基金的章程要加上‘本土人才优先’条款,每个项目至少预留30%的岗位给当地居民,技术培训也要同步跟上。”她深知,只有让当地民众真正受益,“中国方案”才能扎下深根。
这年夏天,“全球绿色矿业投资基金”在香港正式成立。成立仪式上,高小琴作为基金管理人,首次公开露面。面对台下的国际投资者,她没有讲复杂的金融术语,而是分享了刚果(金)果农蒙博的故事:“三年前,蒙博还在为孩子的学费发愁;现在,他种的芒果通过联盟的渠道卖到了全球,家里盖了新房,孩子还考上了中国的矿业大学。这就是绿色矿业的价值——不仅能赚钱,还能改变无数人的命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