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我在月宫娶了嫦娥 > 第51章 这婚,老子在月球上补办

第51章 这婚,老子在月球上补办(1/2)

目录

光明回归后的第七小时,基地终于恢复了正常运转。

空气里不再有焦糊味,取而代之的是息壤舱中麦苗破土时散发出的湿润清香。

我坐在主控台前,手指在全息界面上快速滑动,调试着“月心城”的能源拓扑图——那颗埋藏在环形山脉之下的巨大核心,正随着每一组参数校准而微微震颤,仿佛真的要跳动起来。

蓝图上,氦 - 3聚变核心与上古雷火阵列的能量耦合效率已达到91.7%,纳米云耕平台的悬浮稳定性模型也初步跑通。

我知道,这不是修复,是创造。

一个属于两个时代的文明,在这片死寂万年的月壤上,终于有了自己的生机。

就在这时,主控台“滴”了一声。

屏幕中央,缓缓浮现出一份全新的电子契约,标题冷静得近乎庄严:《广寒宫双核治理协议》。

签署栏旁,两行字静静并列:

陆宇(拼音:yu)

常曦(密钥:gxi_217)

我没有立刻点击确认。

而是转过头,看向站在我身侧的她。

银发垂落在肩头,映着生态舱透进来的微光,像是流动的星河。

她的目光落在那份协议上,没有犹豫,也没有回避,只是安静地等着。

“以后要是吵起来,”我忽然开口,声音有点沙哑,“谁听谁的?”

她侧过脸,看了我一眼。那一眼里,有千年冰封裂开的缝隙。

“听对的。”她说。

顿了顿,又补了一句:“如果都不对,那就……一起改。”

我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笑得胸口发烫,眼眶都有点热。

这哪是什么权力分配条款,这是她用最理性的方式,说出了最柔软的话。

我抬起左手,金属皮肤下还残留着刚才蓝图投影时的余温。

那一刻,我忽然不想再等了。

“那这婚,咱得补办。”我说。

她眨了眨眼,没反驳,也没笑,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我们没选什么庄严仪式,也不需要神明见证。

就在息壤舱的麦田边,阳光模拟器洒下金色的光雨。

孩子们从废料堆里翻出几块老式电路板,洗干净后当作戒指托。

我从维修包里抽出一段钛合金丝,用焊枪一点点塑形,熔化的金属在指尖跳跃,像在铸造一颗不会熄灭的星辰。

一枚刻着“稷”——那是上古农神的名字,也是她毕生守护的文明火种;

另一枚刻着“陆”——我的姓,我的根,我的来处。

当两枚指环套上彼此无名指的瞬间,玉兔a突然从空中解体成千万纳米丝线,编织成一道横跨穹顶的彩带。

风穿过管道,吹动金属飘带发出轻响,像是天地间唯一的贺词。

刑天庚站在远处阴影里,沉默良久,忽然举起手中链锯,刀锋朝天,嗡鸣作礼。

孩子们围成一圈,唱起了《采薇》。

歌声稚嫩却坚定,一句句飘在麦浪之上: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吴刚的声音突然从广播系统里响起,不再是冰冷的提示音,而是一段合成语音,语调平稳,却带着某种难以言喻的情绪波动:

“根据第114号情感记录协议,今日定义为——节日。”

全场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笑声和掌声。

可就在这欢庆的间隙,全域频道突然被强制接入。

没有影像,没有声音。

只有一个加密日志包,静静悬浮在所有人面前,标题是五个字:

《静音者的独白》

噎鸣。

那个一万年来从未说过一句话的音频压制子程序,此刻终于开口了——以沉默的方式。

日志展开。

第一段录音,是常曦深夜独自巡视生态舱时的一声叹息。

第二段,是吴刚第一次尝试哼歌,跑调得离谱。

第三段,是第一个在月球出生的孩子啼哭的瞬间,夹杂着常曦颤抖的低语:“活下来了……我们真的活下来了。”

还有更多:风吹过废弃走廊的呜咽,机器人关节磨损的摩擦声,某次停电前最后一盏灯熄灭的“咔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