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摊位风云(2/2)
那汉子凑近看了看,皱皱眉:“猪下水?那玩意儿骚得很!能好吃?”
“大哥您闻这味儿,像骚的吗?”沈清辞也不急,用筷子夹起一小块色泽酱红、颤巍巍的肥肠,“您先尝一小块,不要钱!觉得不好吃您扭头就走!”
汉子将信将疑地接过,放进嘴里一嚼,眼睛顿时亮了:“嘿!还真不赖!软糯入味,一点怪味没有!怎么卖?”
“肥肠十五文一斤,猪肚二十文一斤。”沈清辞报出早就想好的价格,这价格比生肉便宜,但比成本高多了。
“成!给我切半斤肥肠!”汉子爽快地付了钱。
开门红!沈厚德在一旁看着,紧张的手心都在冒汗,见女儿几句话就做成了生意,脸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然而,生意并非一帆风顺。旁边一个卖烧鸡的胖摊主,见这新来的小丫头摊子前渐渐围了人,抢了他的风头,脸色就不太好看了。他阴阳怪气地对旁边卖包子的人说:“哼,现在真是什么都能摆出来卖了,猪下水也敢上台面,也不怕吃坏了人肚子!”
这话声音不小,几个原本想买的顾客听了,顿时犹豫起来。
沈清辞心里一沉,知道遇到同行排挤了。但她脸上笑容不变,反而拿起一块卤豆干,走到卖烧鸡的摊主面前,客气地说:“大叔,您是前辈,我们初来乍到,不懂规矩。这是我们家新做的卤豆干,您尝尝,给指点指点?”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卖烧鸡的摊主没想到这小丫头这么会来事,愣了一下,看着递到面前的豆干,色泽油亮,香气扑鼻,也不好意思拒绝,接过来咬了一口。豆干吸饱了卤汁,咸香适口,颇有嚼劲。
“嗯……还成。”他含糊地评价了一句,脸色缓和了不少。
沈清辞趁机说:“大叔,您看这样行不?以后有客人买您的烧鸡,要是想换个口味搭点小菜,您就推荐推荐我们家的卤豆干?我们这豆干便宜,五文钱就一大块,给您也添个进项不是?”
卖烧鸡的摊主一听,心里盘算开了。这卤豆干味道确实不错,搭着卖自己没啥损失,还能多招揽客人,好像挺划算?他脸上的不快彻底没了,反而挤出一点笑:“嘿,你这小丫头,脑子挺活泛!成,就这么说定了!”
一场潜在的冲突,被沈清辞用一块豆干和一句合作提议轻松化解。不仅如此,她还真的和旁边卖烧饼的摊主也达成了“烧饼配卤汁”的初步意向。
一上午过去,带去的卤味卖掉了大半,钱袋里叮叮当当响,都是铜板碰撞的悦耳声音。沈厚德从一开始的紧张无措,到后来也能帮着收钱、打包,脸上洋溢着劳动的喜悦和收获的满足。
晌午过后,集市上的人渐渐少了。沈清辞正准备收拾摊子回家,一个穿着体面、管家模样的人走了过来,在摊子前仔细看了看,问道:“小姑娘,你们这卤味,每天都能出摊吗?量能保证吗?”
沈清辞心里一动,意识到这可能是笔大生意,连忙点头:“能的,大叔!您需要多少?”
“我家老爷后天要宴客,点名要些新奇的下酒菜。我看你这卤味不错,要是后天能给我备上十斤,价钱好说。”管家说道。
十斤!这可是大订单!沈清辞强压住激动,镇定地应下:“没问题!后天一早,保证给您备好!”
送走了管家,沈清辞和父亲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狂喜。第一天摆摊,不仅没受欺负,还顺利打开了局面,更是接到了一个大订单!
然而,喜悦之余,沈清辞看着罐子里所剩不多的卤味,一个现实的问题浮上心头:要稳定供货,尤其是接下这种大订单,光靠家里那个小灶棚和自己家人熬夜赶工,恐怕很快就要跟不上了。
这生意要想做大,下一步该怎么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