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这般狠心(2/2)
周进、黄齐,皆是他亲手栽培的州牧之材,是要独当一面的人物。
如今大蜻渐兴,正是他们展翼之时!
当日,王虎率数百赤壁卫启程赴豫章。
回想当年,众人自天岳山而出,筚路蓝缕,步步艰辛。
江东初定时,周进便被表为豫章太守,十余年来未徙寸土,而豫章也在其治理下一岁盛过一岁。
此番王虎再临旧地,恍如衣锦归乡,豪情满怀。
五月中旬,大蜻境内一如往常,风平浪静。
六部尚未议定章程,夷州归属之事暂未向百姓公开。
豫章,海昏城。
太守府内。
周进一如往昔,清晨便褪去官袍,亲自整理祭品。
“太守。”
豫章郡丞杜双恭敬地问道:“这又要启程去天岳山祭奠老将军了?”
“正是。”
周进轻叹一声,目光悠远:“主公远在大蜻,每年都是我代他前去拜祭。
今年荆州风云未定,早些完成此事,心里也踏实些。”
杜双唏嘘道:“如今我大蜻日渐兴盛,可不知有生之年,还能不能再见主公一面……”
“会见到的。”
周进语气坚定,眼中却掠过一丝酸楚。
他曾与黄齐、廖化、赵毅并列赤壁军四营校尉,是当年铁血并肩的兄弟。
如今赵毅执掌司天监,位高权重;廖化更是升任军议司右护军,统领第一军团,麾下将士逾万。
而他和黄齐,却只能困守太守之职,再难寸进。
“终究还是会相见的。”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一阵爽朗笑声,王虎提着一个食盒大步跨入府中。
“虎将军!”
周进满脸惊异,杜双更是连忙躬身行礼,神色毕恭毕敬。
王虎——赤壁卫统帅,实为大蜻御林军之首,权柄极重。
“将军!”
王虎眉头微皱,语气不悦:“当年可是您带着我冲锋陷阵,外人奉承我一声‘虎将军’也就罢了,您也这般称呼,岂不让人心寒?”
周进放下手中竹篮,篮里装着祭拜用的供品,笑着问:“今年,是你替主公去祭老将军?”
“嗯。”
王虎点头,举起食盒咧嘴一笑:“主公让我捎来的点心,是大乔亲手蒸的米糕,他自个儿都常吃,特地让我带一份给您。”
“米糕……”
周进声音一滞,眼眶瞬间泛红:“主公还记得我?”
“废话!”
王虎一把将食盒塞进他怀里,又瞪了杜双一眼。
“咳咳!”
杜双立刻拱手告辞:“太守,虎将军,下官郡务繁杂,这就回去处理政事,先行告退!”
“去吧。”
周进挥了挥手。
“咕咚——”
王虎端起案上茶盏,仰头一饮而尽,压低声音道:“主公让你下月回朝述职,至于之后调往何处,我也不便明说。”
“哦?”
周进咬了一口米糕,淡淡应道。
王虎沉默片刻,才缓缓道:“或许与夷州有关。
那地方主公极为看重,又有土着夷人盘踞,若要治理,恐怕得派能拿刀的文官去。”
“夷州?”
周进微微一怔,低声问:“打下来了?”
“咳咳。”
王虎轻咳两声,正色道:“这话可不是我说的,你要是听错了传出去,可别赖在我头上!”
“呸!”
周进啐了一口,笑骂道:“什么时候脸皮这么厚了!”
米屑随着唾沫四处飞溅,王虎也不在意,懒洋洋地瘫在椅上,望着厅顶感慨:“当年咱们几千号人从天岳山杀出来,主公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回头想想,真是热血少年时啊。”
“是啊。”
周进轻轻点头。
王虎嘴角浮起一抹冷笑:“还记得当初司空府来使,那个病恹恹的郭奉孝说什么主公出身草莽,无门无阀,我当时恨不得冲上去抽他两个耳光!我们这些天岳山出来的汉子,谁不是把主公当亲兄弟看?”
“亲兄弟……”
周进心头一颤,久久无言。
王虎笑了笑,语气转柔:“宁老二你还记得不?当年跟着老将军血战大江的那个硬汉。
他儿子宁文彦,如今在大蜻学府出了名,连狂士祢衡都被他驳得哑口无言!”
“真的?”
周进惊讶道:“那小子当初听说要去大蜻府读书,还偷偷在我面前抹眼泪呢。”
“可不是嘛。”
王虎笑道:“还有老张头的儿子张乾,就是当年您带去挖矿的那个老实人。
现在可是学府里的高材生,刚接到吏部调令,要去外郡历练。
将来做个郡丞、太守,未必不可能。”
“他们啊……”
周进望着窗外,喃喃道:“都长成大人了。”
当年王炅初建赤壁军时,那五百嗷嗷待哺的少年,如今已渐渐撑起了大蜻的半壁江山。
用不了多久,这些人必将遍布军政要职,成为国之栋梁。
“是啊。”
王虎望向堂外,声音低沉:“将军,若您真去了夷州,往后怕是难得再见一面。
不过……主公应该不会这般狠心吧?”
周进打趣道:“你这只老虎,何时也变得这般多愁善感了?”
“将军。”
王虎双眼发红,嗓音沙哑:“这些年,我亲眼看着一个个兄弟埋骨异乡。
大蜻这片江山,是用我们的血染红的。
我们活着的人……总得替他们走得更远些。”
开疆拓土,只盼后人能守住大蜻这片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