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 > 第41章 谨遵军令

第41章 谨遵军令(1/2)

目录

王炅双手搭在马鞍之上,居高临下,唇角微扬:“今日之势,尽在我算计之中,确也算遂我所愿。”

“铿——”

寒光一闪,黄盖长剑横于颈侧,声音沙哑:“我以死谢罪,只求你放过这些兄弟。”

“弃械者,可活命。”

王炅神色平静,语气淡漠。

“放下兵器。”

黄盖转身面对部下,一字一句道:“从今往后,你们归顺王政南。”

“将军——”

一名年轻校尉不甘跪地。

“军令如山!”

黄盖手臂一沉,利刃割破脖颈,鲜血喷涌而出。

“锵锵锵——”

“哐当哐当——”

无数兵刃落地,甲胄卸除,士卒们默默走向敌阵。

“将军……”

“来世再做同袍。”

那年轻校尉仰天大笑,举剑自刎。

风拂江面,血色残阳之下,有人轻叹:

“若有来世……

不再踏足江东。”

“哈哈,戎马半生,何惧一死!”

一名又一名将士横剑自刎,倒在黄盖面前。

乱世之中,性命如尘土般轻贱。

那些倒下的身影,就像田埂上被镰刀割断的野草,无声无息地扑向大地,瞳孔中的光一点一点熄灭。

“王政南……”

“你赢了。”

“若有来世,我绝不踏足江东一步。”

黄盖嘴角扬起一丝笑,眼角却渗出血痕,顺着皲裂的脸颊缓缓滑落。

刀光闪起,鲜血喷涌,在日头下洒成一片猩红虹彩。

那个曾纵横江南、被称作东吴猛将的黄公覆,就这样走完了他轰烈的一生,如同江面掠过的一道残霞,绚烂却转瞬即逝。

他曾是孙策麾下亲军。

近四千士卒中,投降者逾三千。

追随他自尽于江畔者,亦有数百。

这一幕,令赤壁军第二军团所有将士心头震颤。

“公覆啊……”

大江中央,程普立于战船之上,低声呢喃。

当年他们并肩追随孙坚征战四方,谁曾想,终究难逃埋骨沙场的命运。

“咳——”

孙策拔出佩剑,咬牙切齿:“王政南!他日我必踏平赤壁,屠尽尔等兵卒,祭公覆英魂!此剑为誓,江流为证!”

话音未落,他双臂用力,咔的一声将剑折为两段。

断刃裹着血水,坠入滔滔江流,瞬间被浊浪吞没。

“孙伯符。”

王炅拄刀立于岸边,神色冷峻:“从你挥兵渡江那天起,今日之败局便已注定。

若真要报仇,我赤壁军就在此恭候。”

“只管来。”

“我会亲自杀回江东。”

说罢,孙策转身登船,步入舱内。

背影阴沉似铁,仿佛从尸山血海中爬出的修罗,再不复昔日豪迈。

袁胤已亡。

孙策率残部数百,携家眷仓皇北逃。

赤壁军几乎未损一兵一卒,便赢得这场大战。

渡口边。

赤壁将士指挥降卒收敛尸体。

王炅望着黄盖的遗体,低声道:“子义,将他厚葬于此岸,愿他在天之灵所见,不是孙策再来犯境,而是我军直取淮南。”

“遵命。”

太史慈抱拳领命。

七月底。

王炅凯旋丹阳。

赤壁军大捷的消息迅速传开。

孙策败退、黄盖斩袁胤后自尽于江边之事震动天下。

寿春,州牧府。

厅堂内一片狼藉,器物碎了一地。

纪灵、陈纪、刘勋等人噤若寒蝉,远远垂首而立。

“小人!”

袁术咆哮如雷,“孙伯符这个忘恩负义之徒,可还记得当初是谁冒天下之大不韪,收留他们母子孤苦无依?”

“主公……节哀。”

李丰、纪灵纷纷劝慰。

“铛!”

袁术一刀劈在案几上,面目狰狞:“袁胤死了!他是我叔父唯一的血脉!就这么没了!孙伯符现在何处?”

陈纪苦笑:“主公,三日前他已离境,进入沛国境内。”

“纪灵!”

袁术厉声喝道:“提周尚人头来见!再率千骑追回孙策!”

“得令。”

纪灵拱手离去。

袁术冷冷扫视众人,又道:“李丰,你即刻动身去江东,找王政南讨回袁胤尸身!”

“是。”

李丰无奈应下。

江夏,西陵太守府。

黄射、苏飞、邓龙步入厅中。

“啪。”

黄祖合上战报,眼中闪过忌惮之色:“赤壁军在丹阳大破敌军,黄公覆被迫诛杀袁胤,而后以死谢罪,才换得孙策带残部渡江逃生。”

“嘶——”

众人皆倒吸一口凉气。

黄射惊道:“父亲,王政南此人,不可轻视了。”

“确实。”

黄祖脸色凝重,“眼下顾不得江东了。

我们在南阳与庞家之争已然落于下风,明日我便启程赴宛城。

你们听令:不准擅自渡江,不得招惹王政南!”

“谨遵父命。”

众人齐声应诺。

襄阳,州牧府。

刘表与麾下文武无不震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