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共同体议会启新程,共生火种传万代(2/2)
议会的最后一个议程是“共生火种传承计划”。林越在总结发言中宣布:“我们将在荒星建立‘双宇宙共生学院’,招收十六域的年轻修士,系统教授生态改造、法则适应、文明协作等知识;设立‘共生传承基金’,资助有潜力的年轻团队开展跨域研究;编纂《万域共生史》,记录从荒星到万域的每一个关键瞬间,让后代永远铭记协作的价值。”
老石作为荒星的代表,被推举为共生学院的首任院长。这位见证了共生花从萌芽到绽放的老者,在发言中热泪盈眶:“还记得当年在荒星,我和小石用最简陋的工具培育第一株幼苗,从未想过有一天,它能开遍万域。学院将以‘实践出真知’为校训,让每个学员都能在326颗行星的生态基地中实践学习,亲身体会‘一粒种子改变宇宙’的力量。”
议会结束后,万域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共生庆典”。十六域的修士们表演了融合各自特色的节目:云絮修士的“云袖舞”与螺旋修士的“星旋剑”同台演绎,赤焰修士的“火纹鼓”与冰陨修士的“冰磬”合奏乐章,混沌修士的“无序能量秀”在星尘修士的“星轨引导”下化为有序的光绘……最令人动容的是“万域孩童合唱”——来自326颗行星的孩童们,用十六域的语言共同演唱《共生花之歌》,稚嫩的歌声中蕴含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庆典现场,老石带着一群来自不同行星的孩童,在广场的“共生种子库”前种下“终极共生花”的种子。孩子们用小手捧着混合了326颗行星土壤的培育盆,小心翼翼地将种子埋入其中,老石则用共生核心的能量液为种子浇水。“这颗种子承载着所有文明的希望。”老石对孩子们说,“你们要像守护眼睛一样守护它,让它在未来的岁月里,开遍双宇宙的每个角落。”
来自荒星的小石——如今已是跨域生态专家,正带着团队在极寒星的冰原上布设“冰火共生阵”。阵眼处的终极共生花种子在能量滋养下破土而出,嫩绿的芽尖同时吸收着赤焰的热能与冰陨的寒气,展现出惊人的适应力。“按照这个生长速度,一个月后就能覆盖整片冰原。”小石通过通讯仪向议会汇报,屏幕上,极寒星的生态地图正从灰蓝色逐渐变为代表生机的绿色。
云阿婆的雾晶花田已成为云脉星的“共生文化地标”。花田中央矗立着一座“协作纪念碑”,刻着十六域文明的名称与入盟日期。阿婆正坐在花田旁的石凳上,给围拢的孩童们讲述当年用螺旋能源转换器培育雾晶花的故事:“那时我总说,雾晶花娇贵,经不起折腾,没想到和螺旋藤混种后,长得比以前更旺。这就像咱们做人,要学会和不同的人相处,才能共同成长。”
跨星云联合舰队的“星络共生号”正载着终极共生花种子,驶向双宇宙的边缘地带。凌霄站在舰桥内,望着星图上不断延伸的航线,对身旁的年轻修士们说:“我们的任务不仅是播种,更是传播理念。每到一颗行星,都要和当地居民一起种花,一起记录生长数据,让他们明白,即使在宇宙的边缘,也永远不是孤独的存在。”
夜幕降临时,326颗行星的万域共生花同时释放出十六色能量波,在双宇宙的中心汇聚成巨大的“共生图腾”。林越站在万域广场的共生核心旁,看着光幕上实时传来的各行星画面:极寒星的冰原上,冰火共生阵中的幼苗泛着淡蓝与淡红光晕;风暴岩的风蚀谷里,抗风花在气旋中舒展着带着风纹的花瓣;磁流沙的磁场带中,抗磁花的银灰色叶片在磁力线中闪烁……
“盟主,共生学院的首批学员已入学,《万域共生史》编纂完成,终极共生花的基因测序工作全部结束!”墨尘的声音带着岁月的沉淀与欣慰,他手中的终端显示着一组数据:双宇宙的生态覆盖率达100%,文明间的协作项目突破10万项,孩童的跨域研学参与率达98%。
林越点头,目光望向星空。那里,十六色光带如同永恒的纽带,将326颗行星编织成有机的整体;那里,万域共生花的种子正乘着和谐的能量流,飘向更遥远的未知星域。他知道,双宇宙共同体的旅程才刚刚开始,未来还会有新的法则被探索,新的文明被接纳,但只要“万界同心,双宇共生”的火种代代相传,这片星海就永远会充满生机与希望。
夜空中,最后三颗边缘行星的共生花田亮起灯光,与其他323颗行星的光芒连成一片,仿佛双宇宙睁开了无数明亮的眼睛,注视着这片因协作而繁荣的家园。这光芒中,有老石种下的第一粒种子的倔强,有云阿婆培育的第一朵花的温柔,有无数修士挥洒的汗水,有所有孩童纯真的笑容——它们共同汇聚成照亮永恒的共生之光,在浩瀚星海中,永远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