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生态地图初绘成,万域同心启新程(2/2)
冰陨生态改造计划随即启动。赤焰与熔火修士驾驶着“冰火机甲”,在冰海平台边缘布设“冰火能量导管”——红色的赤焰能量与橙红的熔火能量顺着导管流入冰层,精准融化出直径百米的圆形区域,而冰陨修士则在区域边缘布设冰陨晶,将温度稳定在20c,形成适宜共生花生长的“恒温培育区”。“以前我们只能在冰层下生活,现在有了恒温区,终于能在阳光下种花了!”冰陨居民冰陨禾兴奋地说,手中的冰陨水壶正为刚种下的九域共生花浇水。
云絮与绿芒修士则培育出“冰陨-共生花杂交品种”。这种花的根部能在冰水中生长,花瓣却能吸收赤焰能量保持活性,淡蓝与淡白交织的花瓣在恒温区中舒展,每小时可净化50立方米的极寒空气。“测试显示,杂交花在冰陨环境中的存活率达92%,比普通共生花提升了60%!”云絮修士云泽汇报,“我们还在培育土中加入了星尘粉末,让花根能更高效地吸收冰海土壤中的矿物质。”
跨星云联合舰队在冰陨星云外围搭建的“九域运输枢纽”,则采用了全新的“冰火防护系统”。凌霄站在枢纽的观测台上,看着晶蓝能量盾与冰陨晶防护层协同运转——防护层能抵御零下200c的低温与冰层撞击,能量盾则过滤极寒辐射,确保运输舰能安全停靠。“首批从星尘宜居星运来的九域共生花种子已入库,正通过恒温运输舱送往冰海平台。”舰队调度员汇报,“冰陨居民们组织了‘破冰运输队’,用冰陨晶打造的雪橇在冰层上运输,效率比普通运输工具提升30%。”
随着冰陨星云的加入,双宇宙生态地图迎来重大更新。九大星云的光带在星图上形成完整的“全域共生网络”,覆盖双宇宙的中温、高温、极寒三大星域,标注的已改造行星达53颗,待改造行星增至187颗。双宇宙共生博物馆的“生态地图展区”每日吸引数万参观者,其中不少来自待入盟星云,他们通过星图了解联盟的协作成果,咨询入盟流程。
“看到冰陨星云的改造成果,我们对家园的未来充满信心。”来自“风暴星云”的参观者风暴说,“风暴星云常年被飓风笼罩,环境与冰陨、熔火截然不同,但联盟连极寒与高温都能改造,一定也有办法帮我们驯服风暴。”他的话引起其他待入盟星云代表的共鸣,纷纷表示要尽快提交入盟申请,加入全域共生网络。
跨星云协作理事会顺势启动“万域共生计划”,提出三大目标:一年内完成双宇宙所有星域的生态勘测,绘制完整的双宇宙生态地图;三年内实现30个星云的互联协作,培育出能适应所有环境的“万域共生花”;五年内建成覆盖双宇宙的“共生能源网”,让清洁高效的跨域能源惠及每个文明。
为实现这些目标,联盟成立了“万域技术研究院”,由九大星云的顶尖修士组成,重点研发跨极端环境的生态技术;开设“万域人才学院”,在每个星云设立分院,培养掌握多星域法则的协作人才;组建“万域探索舰队”,由凌霄担任总指挥,负责未知星域的勘测与新文明的联络。
“万域共生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我们一步步去实现的蓝图。”林越在研究院成立仪式上说,“从荒星的第一株幼苗,到九大星云的九域共生花,我们用行动证明,文明的差异不是协作的障碍,而是共生的养分。未来,无论遇到怎样的极端环境、怎样的法则差异,只要我们坚守‘万界同心’的理念,就没有跨不过的星海,没有建不成的共生家园。”
夜幕降临时,九大星云的生态基地同时亮起灯光。冰陨主星的恒温培育区里,九域共生花在冰火能量的滋养下绽放;熔火主星的火山平台上,杂交花吸收着岩浆的热量,花瓣泛着温暖的红光;星尘宜居星的花田旁,孩童们正收集六域共生花的种子,准备送往新发现的宜居行星……星空中,九大星云的光带交织成巨大的“万域共生”符文,照亮了双宇宙的每一个角落。
林越站在双宇星云协作中心的观景台,望着星图上不断扩展的共生网络,心中满是坚定。他知道,“万域共生”的道路还很漫长,未来还会有更多挑战,但只要九大星云携手,更多文明加入,这张生态地图就会不断完善,终将覆盖双宇宙的每一颗行星。而那些在不同星域绽放的共生花,那些跨越星海的温暖连接,那些代代相传的协作精神,终将让“万界同心,双宇共生”的理念,成为双宇宙永恒的文明灯塔,指引着星辰大海中的每一个生命,走向繁荣与共生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