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轮回仙尊:十亿年的归途 > 第130章 星尘能源焕六域,共生火种照星海

第130章 星尘能源焕六域,共生火种照星海(2/2)

目录

各星云代表纷纷表态:云絮文明愿提供共生花幼苗与云絮晶建材,螺旋文明负责搭建能源站与导航系统,星雾文明派遣监测团队实时跟踪生态数据,晶蓝文明提供晶蓝能量盾用于行星外围防护,绿芒文明带来改良后的绿芒藻改善土壤,星尘文明则全程提供星尘能量支持。“我们还要在行星上建设‘跨星云研学基地’,让六大星云的学员在这里实践生态改造技术,培养更多跨域人才。”星雾长老星雾补充道,这个提议得到了所有代表的赞同。

开发团队抵达星尘宜居星时,跨星云联合舰队已提前搭建好临时基地。基地的穹顶由晶蓝能量盾与星尘能量网共同构成,既能阻挡星尘乱流,又能吸收星尘粒子转化为能源。开发团队立刻展开工作:绿芒修士们将绿芒藻撒向行星表面的贫瘠土壤,淡绿色的藻层迅速蔓延,开始分解土壤中的有害物质;云絮修士们在藻层上种植共生花幼苗,星尘修士们则在幼苗旁布设小型星尘能量发生器,为幼苗提供能量;螺旋修士们在基地旁搭建能源站,星雾修士们安装监测设备,晶蓝修士们则在行星外围布设防护屏障。

仅十日,星尘宜居星的土壤肥力就提升了30%,紊乱能量浓度从40%降至25%,首批共生花幼苗长出新的叶片,淡白、淡银、淡蓝、深蓝、淡绿与银蓝交织的花瓣,在星尘光芒下形成独特的六色花带。“这是六大星云协作培育出的第一株‘六域共生花’!”开发团队负责人、来自云絮文明的云泽激动地说,“它的诞生,标志着跨星云协作进入了全新阶段。”

消息传回双宇宙共生博物馆,博物馆立刻在“文明足迹”展区新增“星尘宜居星”板块,展示行星改造的实时影像与六域共生花的标本。参观者们围着展区惊叹不已,来自星尘星云的孩童星尘语拉着绿芽的手,指着影像中的花田说:“以后我们要在这颗行星上种满六域共生花,让它成为全宇宙最漂亮的星球!”绿芽用力点头:“还要在这里建学校,让六大星云的小朋友一起学习、一起种花!”

随着星尘能源的普及与星尘宜居星的开发,六大星云的协作成果不断涌现。云絮星云的共生花年产量突破十万吨,螺旋星云的螺旋能源转换器远销其他五域,星雾星云的监测技术成为各星云的标准配置,晶蓝星云的晶蓝能量盾覆盖所有跨域枢纽,绿芒星云的绿芒藻出口量增长三倍,星尘星云的星尘矿脉成为跨域能源的核心供应源。这些成果被汇总成《六大星云协作白皮书》,在跨宇宙文明联盟的官方平台发布,吸引了更多星云文明提交入盟申请。

双宇宙共生博物馆的“互动体验区”也迎来升级,新增“星尘宜居星模拟培育”项目——参观者可通过虚拟现实设备,体验在星尘宜居星种植六域共生花的过程,从调配土壤、播种、浇水到能量供应,全程模拟真实的生态改造流程。“这个项目太有意思了!”来自未入盟的“赤焰星云”的参观者赤焰说,“通过体验,我真切感受到跨域协作的魅力,回去后一定要向长老建议,尽快加入联盟!”

夜幕降临时,六大星云的能源站同时亮起灯光——云絮星云的淡白灯光、螺旋星云的淡银灯光、星雾星云的淡蓝灯光、晶蓝星云的深蓝灯光、绿芒星云的淡绿灯光、星尘星云的银蓝灯光,六道光芒通过双宇通讯枢纽汇聚成一道六色光带,横跨星空,在中立界双宇广场的光幕上形成“六域共生”的巨型符文。广场上的修士们与居民们纷纷驻足仰望,眼中满是自豪与憧憬。

林越站在博物馆的顶层观景台,望着星空中交织的光带,心中满是感慨。从荒星的第一株幼苗,到六大星云的六色共生花;从单一的生态改造,到技术、资源、人才的全域共享;从少数文明的携手,到跨越星海的六域同心,跨宇宙文明联盟的共生之路,每一步都充满挑战,却也每一步都收获希望。

“盟主,赤焰星云正式提交入盟申请了!”墨尘的声音从通讯仪中传来,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他们还表示,愿共享赤焰星云的高温抗性技术,协助联盟改造高温星域的行星。”林越点头,目光望向更遥远的星海——那里,还有无数未知的星云等待探索,还有无数文明渴望和平与协作。

他知道,“万界同心,双宇共生”的旅程没有终点。未来,还会有第七域、第八域……更多星云加入这场跨越星海的共生之旅,那些亲手种下的共生花,那些共同搭建的能源站,那些跨越星域的温暖连接,终将汇聚成照亮双宇宙的光芒,让每一颗荒芜的行星都焕发生机,让每一个文明都能在协作中绽放属于自己的繁荣。而这束光芒,会像星尘粒子一样,在星辰大海中永恒流转,永不熄灭。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