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轮回仙尊:十亿年的归途 > 第129章 星尘入盟添新力,共生博物馆启新章

第129章 星尘入盟添新力,共生博物馆启新章(2/2)

目录

“互动体验区”更是热闹非凡。绿芒孩童绿芽小心翼翼地将跨云共生花种子埋入培育土,星尘文明的孩童星尘语则在一旁帮忙启动星尘能量转换器,为育苗盆提供温和的能量。“要每天浇一次水,能量调到最低档,这样种子才会慢慢发芽。”小石蹲在孩子们身旁,耐心地指导,“等你们回到自己的星云,也可以种出这样的花,让家园变得更漂亮。”

博物馆的“技术共享区”则吸引了众多修士的关注。这里展示着六大星云的核心技术成果:云絮文明的云絮共生阵设计图、螺旋文明的螺旋能源转换器拆解模型、星雾文明的星雾监测设备操作手册、晶蓝文明的晶蓝能量盾防护原理动画、绿芒文明的绿芒藻改良技术数据、星尘文明的星尘能量转化器核心部件。修士们围着展品讨论交流,不时用通讯仪记录关键信息,现场俨然成为一场跨星云技术交流会。

“星尘能量转化器的核心部件与螺旋能源转换器的适配性很高!”螺旋文明的能源工程师星旋指着展品,对身旁的星尘修士说,“如果我们将两者结合,研发‘螺旋-星尘复合能源器’,说不定能让跨星云设备的能源效率提升一倍。”星尘修士立刻回应:“我们已经有初步的研发思路,欢迎螺旋文明加入合作,共同推进技术落地。”

就在博物馆开馆的同时,星尘文明与联盟的首次协作正式启动。星尘技术团队带着星尘能量转化设备,前往绿芒星云的“绿芒-四星能源站”,协助升级能源系统。当星尘能量转换器接入能源站后,监测数据显示,能源站的总输出功率提升了50%,且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大幅提高,完全能满足绿芒谷周边居民与生态设备的需求。

“以前能源站偶尔会因能量波动中断供电,现在有了星尘技术,再也不用担心了!”绿芒居民绿禾看着家中持续亮起的灯光,兴奋地说,“我们还能用多余的能源,在屋前种更多的绿芒藻,帮助净化周边的土壤。”星尘技术人员则向绿芒修士传授设备维护技巧:“这个转换器的核心部件每半年需要清洁一次,用星尘星云的特制清洁剂,就能保持最佳转化效率。”

跨星云联合舰队也借着星尘文明入盟的契机,升级了舰队的能源系统。凌霄站在“星络共生号”的舰桥内,看着星尘能量转换器为战舰提供动力——战舰的航速提升了30%,续航能力也大幅增强,能支持舰队深入更远的星云开展探索。“有了星尘能量的支持,我们可以加快‘跨星云应急补给站’的建设进度,在六大星云之间形成完整的补给网络。”凌霄对身旁的星尘修士说,“未来,舰队还计划探索‘星尘星云外围的未知星域’,寻找更多可能适合生态改造的行星。”

星尘修士点头:“星尘文明已绘制出星尘星云外围的初步星图,标注了潜在的宜居行星位置,我们可以派技术团队协助舰队开展勘测,为后续的生态改造提供数据支持。”

夜幕降临时,双宇宙共生博物馆的灯光依旧璀璨。广场上,六大星云的修士们与居民们共同举办“共生之夜”庆典。云絮修士们表演了“云絮能量舞”,螺旋修士们吟唱了“螺旋共生歌”,星雾修士们展示了“星雾光影秀”,晶蓝修士们演奏了“晶蓝符文曲”,绿芒修士们跳起了“绿芒藻之舞”,星尘修士们则带来了“星尘粒子秀”——六色光芒在广场上交织,形成一幅流动的“万界共生图”。

林越站在庆典现场,望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感慨。从最初的荒星育苗,到如今六大星云携手,从单一的生态改造,到技术、资源、人才的全面协作,跨宇宙文明联盟已在星辰大海中构建起一个庞大的共生网络。他知道,这只是“万界共生计划”的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星云、更多文明加入,共同书写跨越星海的共生华章。

星空中,六大星云的光带紧密相连,如同一条五彩的星河,照亮了双宇宙的每一个角落。博物馆内的跨云共生花幼苗在星尘能量的滋养下,悄悄长出新的叶片;远处的跨星云运输舰正满载资源,驶向需要帮助的星云;绿芒谷的居民们在能源站的灯光下,规划着明日的生态改造工作——这一切,都在诉说着“万界同心,双宇共生”的温暖与力量,也为星辰大海的未来,埋下了无限的希望。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