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轮回仙尊:十亿年的归途 > 第126章 晶蓝防护固枢纽,多星协作拓新局

第126章 晶蓝防护固枢纽,多星协作拓新局(2/2)

目录

老石笑着帮小石将幼苗装进恒温箱,箱内放入三枚生态能源晶与一袋荒星改良土:“这些土能帮幼苗适应新环境,能源晶能提供临时能量。等幼苗在晶蓝星云扎根,咱们荒星的育苗技术,就算传到第四个星云了!”说话间,跨星云运输舰已抵达荒星,船员们小心翼翼地将恒温箱搬上船,向老石与小石承诺:“一定把幼苗安全送到,让晶蓝的居民们看到荒星的生机!”

晶蓝主星的生态试点收到幼苗后,立刻展开种植。晶蓝修士们按照小石的“培育指南”,将幼苗栽入混合了荒星改良土与晶蓝火山土的育苗盆,注入温和的晶蓝能量;云絮修士们在试点周围布设云絮共生阵,帮助幼苗适应新的法则环境;星雾修士们则搭建星雾监测站,实时记录幼苗的生长数据。仅三日,幼苗便长出新的叶片,淡蓝、淡绿与淡银交织的叶片,在晶蓝星云的光线下泛着独特的光泽。

“幼苗存活了!”晶蓝居民晶小蓝兴奋地跑到监测站,指着屏幕上的生长曲线,“叶片长度比栽种时增加了一寸,根系也开始吸收晶蓝土壤中的养分,这说明跨云共生花能在晶蓝星云生长!”负责试点的云絮修士云泽笑着回应:“这是多星云协作的成果——荒星的幼苗、云絮的共生阵、晶蓝的能量,缺了任何一环都不行。等幼苗长大,我们要在晶蓝主星推广种植,让这种花成为连接四大星云的‘生态纽带’。”

随着协作不断深入,跨星云技术共享数据库也迎来新的突破。数据库新增“晶蓝防护技术专区”,收录了晶蓝能量盾的设计图纸、安装教程与维修手册,各文明修士可通过权限申请获取资料;同时,螺旋文明上传了“螺旋-云絮复合晶规模化生产技术”,云絮文明分享了“多星云共生花培育方案”,荒星则上传了“荒漠星域土壤改良指南”——截至目前,数据库已收录120项跨星云技术,累计下载量突破5000次。

跨宇宙法则学院的“多星云技术实训班”也热闹开课。教室里,晶蓝修士正讲解晶蓝能量盾的符文原理,台下坐着来自云絮、螺旋、星雾、荒星的学员;实践课上,学员们分组合作,在学院的模拟星云环境中,亲手搭建“云絮-螺旋-晶蓝复合防护系统”,从设计、安装到测试,全程独立完成。“以前只懂自己文明的技术,现在学会了多星云协作,以后去任何星云都能开展生态改造!”来自云脉星的学员云晓感慨道,手中的检测仪显示,他们组搭建的防护系统,乱流吸收率达85%,远超课程要求的70%。

学院院长墨尘在巡查实训班时,看到学员们热烈讨论的场景,欣慰地对身旁的林越说:“技术共享与人才培养,是跨星云协作的根基。现在越来越多的学员掌握了多星云法则,未来他们将成为各星云协作的中坚力量。我们计划下个月开设‘晶蓝法则应用专项班’,进一步扩大人才培养规模。”

林越点头,目光望向学院外的“多星云共生园”——园内种植着来自云絮、螺旋、星雾、晶蓝四大星云的植物,跨云共生花、螺旋藤、星雾草、晶蓝蕨相互依偎,在统一的生态环境中蓬勃生长。“这就是我们追求的‘万界同心’。”林越轻声说,“不同星云的植物能共生,不同文明的修士也能携手,只要我们始终坚守协作理念,未来还会有更多星云、更多文明加入,共同打造跨越星海的共生家园。”

夜幕降临时,晶蓝主星的生态试点亮起灯火。居民们与技术团队围在跨云共生花旁,分享着幼苗生长的喜悦;跨星云运输舰穿梭在四大星云之间,将资源与希望送往每一个角落;双宇星云协作中心的调度大厅依旧忙碌,为次日的资源运输做着准备;实训班的学员们则在宿舍里,整理着当日的学习笔记,期待着明日的实践课程。

星空中,云絮的淡白、螺旋的淡银、星雾的淡蓝、晶蓝的深蓝交织成网,勾勒出一幅宏大的“四星共生图”。凌霄站在联合舰队的舰桥内,望着星图上不断延伸的协作网络,心中满是坚定——跨星云协作的道路或许仍有挑战,但只要各文明始终携手,就没有跨不过的星云乱流,没有建不成的共生家园。而“万界同心,双宇共生”的理念,终将在这片星辰大海中,书写出永不落幕的繁荣篇章。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