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雾光治碱初见效,星络盟仪备新程(2/2)
跨宇宙法则学院的星络实践小队,此时正活跃在雾光绿洲与星络星域的衔接处。小队成员将此前在雾流峡谷应对乱流的经验,整理成《星络藤乱流应急手册》,手册中详细记录了“星雾晶碎片搭桥”“混沌缓冲阵分级启动”“便携能源晶应急供电”等实用方法,还附带了不同强度乱流的应对流程图。
“我们在雾光绿洲发现,星络藤能和雾光草形成‘共生防护带’!”小队队长雾泽向学院汇报,画面中,星络藤沿着雾光草田的边缘生长,星雾晶线路嵌入草间,雾光草释放的能量为星络藤提供缓冲,星络藤则为雾光草传输养分,两者配合下,防护带的抗乱流能力提升了四成。“我们已把这种搭配方案加入手册,建议在星络星域的乱流区推广,既能保护通讯设施,又能改善生态。”
学院院长墨尘立刻回复:“手册将作为跨宇宙法则学院‘生态-通讯协同’课程的教材,同时发送给联合探索军团与各文明的巡检团队。你们小队接下来的任务,是协助雾光文明建立雾光草-星络藤防护带的巡检制度,培养本地的技术修士。”
实践小队随即展开工作。在雾光绿洲的防护带旁,雾泽向雾光修士演示星络藤的巡检要点:“用星雾法则检测仪贴近藤茎,若显示‘淡蓝色’就是正常,‘黄色’代表能量不足,要及时接入生态能源晶;遇到断裂处,先标记位置,再用星雾晶碎片临时修复,避免影响通讯。”星络学员星溪则教雾光修士识别雾光草的健康状态:“叶片发黄是缺水,发褐是盐碱残留,发现后要调整共生阵的能量输出,还要定期喷洒星环生态孢子液。”
随着各项工作推进,双宇通讯枢纽的作用愈发凸显。星络星域的技术数据通过枢纽实时传输至雾光绿洲,雾光文明的治碱经验同步共享给荒漠星域,甚至湛蓝文明的双宇生命研究院,还通过枢纽向雾光绿洲发送了“湛蓝-雾光共生花”的培育方案——这种新的共生花结合了湛蓝草的抗逆性与雾光草的净化能力,预计能在更恶劣的法则环境中生长。
“湛蓝文明的方案太及时了!”雾光长老看着枢纽传来的培育图纸,对身旁的星寰说,“雾光星域的‘暗雾区’法则紊乱严重,普通雾光草无法存活,若能培育出湛蓝-雾光共生花,就能在暗雾区建立防护带,扩大绿洲范围。”星寰立刻联系双宇生命研究院:“星环团队可提供生态孢子支持,紫源团队负责能源供应,我们三方联合,争取一个月内培育出共生花幼苗。”
距离星络文明入盟仪式还有十日时,星络星域与双宇法则共享网络的全面对接完成。星络主星的居民首次通过家用通讯仪,清晰收看了中立界双宇广场的实时画面——画面中,工作人员正在搭建入盟仪式的舞台,舞台背景是融合了星络藤、星雾晶、星尘导航符的双宇星图,台下整齐排列着七十五个文明的旗帜(预留了星络文明的位置)。
星络站在议事殿的观测台,看着光幕中忙碌的场景,对林越发来的通讯说:“星络文明的修士们都在期待仪式那天,很多年轻修士还准备了星络藤编织的礼物,要送给其他文明的朋友。我们还想在仪式上展示星络-雾光共生防护带的影像,让大家看到跨文明合作的成果。”
林越回应:“仪式上会专门设置‘双宇合作成果展’,星络的防护带、雾光的治碱田、荒星的育苗基地,这些成果都能展示。让所有文明都看到,只要携手同心,再难的法则困境、再贫瘠的土地,都能变成生机盎然的家园。”
此时,雾光绿洲传来捷报:经过一个月的治理,绿洲的盐碱化土壤已恢复至适合大规模种植的状态,首批湛蓝-雾光共生花幼苗成功破土;荒星居民区培育的雾光草幼苗,顺利送达星络星域的乱流区,成活率达92%;实践小队整理的《星络藤乱流应急手册》,已在十个文明的巡检团队中推广应用。
夜幕降临时,星络主星的通讯塔亮起柔和的蓝光,与雾光绿洲的绿光、荒星的淡紫光遥相呼应。林越站在中立界的双宇观景台,望着星空中交织的能量光带——那是通讯信号的流动,是生态能量的传递,更是双宇宙文明共同体携手前行的轨迹。他知道,星络的入盟仪式不仅是一个文明的新起点,更是双宇宙共生之路的又一块基石;而雾光的治碱成果、荒星的生态蜕变,都在印证着“万界同心”的力量,终将照亮每一片曾经荒芜的星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