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轮回仙尊:十亿年的归途 > 第105章 星雾屏障通信号,便携能源助探索

第105章 星雾屏障通信号,便携能源助探索(2/2)

目录

林越通过通讯回应:“继续推进星络星域的探索,注意收集当地的法则环境数据与潜在资源信息;若遇到未知文明,优先发送友好信号,按照‘和平交流、互利共赢’的原则展开接触,切勿主动引发冲突。”

探索小队在星络星域的“星络主星”着陆,发现这里居住着“星络文明”——该文明擅长操控“星络法则”,能构建无形的“星络通讯网”,虽技术水平不及星雾文明,却对星域内的法则环境了如指掌。“星络文明长期受法则乱流困扰,探索队携带的便携能源晶与生态修复剂,帮我们修复了受损的星络通讯网。”紫泽汇报,“星络文明表达了与联盟合作的意愿,希望学习跨宇宙通讯与生态治理技术,以改善自身的法则环境。”

林越立刻指示:“邀请星络文明派遣代表前往中立界,参加下月举办的‘双宇宙技术共享交流会’;同时,安排星雾文明的修士提前与代表对接,分享通讯屏障的建设经验,为后续合作打下基础。”

与此同时,跨宇宙法则学院的“跨文明技术实践课”上,来自星雾、紫源、星络文明的学员正合作完成“小型通讯-能源一体化装置”的研发。星雾学员负责信号增强模块,紫源学员集成便携能源晶,星络学员则用星络法则优化装置的适配性,最终成品能在法则紊乱区同时实现通讯与应急能源供应,获得了讲师团队的高度评价。

“跨文明合作的力量,在学员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学院院长墨尘向林越汇报,“目前学院已接收来自十一个新文明的学员,涵盖能源、通讯、生态等多个领域;后续计划开设‘双宇宙联合实践项目’,让学员们直接参与星雾屏障建设、能源中转站运维等实际任务,在实践中提升能力。”

林越点头同意,并补充道:“实践项目要与各文明的合作需求结合,比如安排学员参与星络星域的通讯网修复,既锻炼能力,又能为星络文明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建立‘学员实践成果转化机制’,将优秀的实践项目快速应用到双宇宙的探索与治理中,实现‘教学-实践-应用’的闭环。”

接下来的一个月,双宇宙合作呈现“多维突破”的态势。星雾星域的十个通讯屏障全部建成,星雾文明彻底解决通讯难题;便携能源晶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除探索设备外,还被用于生态修复站的应急供电与偏远星域的居民生活能源;星络文明的代表如期抵达中立界,在技术共享交流会上与各文明达成多项合作意向,计划启动“星络通讯网升级”项目。

月末,林越在跨宇宙文明联盟总部召开“双宇宙合作阶段性总结会”。七十四个文明的代表与星络文明的访客齐聚一堂,共同回顾近期成果:跨宇宙通讯覆盖范围扩大至两个宇宙的90%,双宇能源网络建成十五个中转站,生态治理区新增二十万平方公里,探索舰队在双宇边缘带发现三个潜在和平文明。

“这些成果的取得,源于各文明对‘万界同心,双宇共生’理念的坚守。”林越的声音通过双宇全域通讯仪传遍全场,“未来,我们要继续推进星雾文明的入盟评估,加快星络通讯网的升级合作,扩大便携能源晶与高效修复剂的应用,让双宇宙文明共同体在探索、治理、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让每一片星域都能享受到和平与繁荣的光芒。”

会议结束后,林越站在总部的露台上,望着远处星空中交织的能源网络光芒、通讯信号波纹与生态修复带的绿意,手中握着星雾晶与便携能源晶组成的“双宇探索纪念物”。他知道,跨宇宙通讯的突破、便携能源的应用,只是双宇宙共同体发展的又一步;未来,还会有更多文明加入、更多技术革新、更多星域探索,但只要各文明始终携手同心,就一定能让两个宇宙的文明在星辰大海中永续共生,书写出更辉煌的传奇。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