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璀璨登场(2/2)
她的目光引导众人看向《秋山萧寺图》中那隐于云雾的萧寺、可攀援的山径,仿佛带着他们神游那片理想的山水。随即,她话锋微转,视线投向那面镜面装置中反射出的、冰冷而疏离的《天际线》影像。
“而当我们转身,通过这面装置‘借景’我们身处的现代都市时,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是可行之途,纵横交错如蛛网;是可望之景,摩天大楼直插云霄。然而,”她语气微微沉凝,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慨叹,“在这钢铁森林之中,那份‘可游’的闲适与‘可居’的安心,是否还在?我们与自然、与传统精神家园的距离,是拉近了,还是更远了?”
人群中,几位素来以眼光毒辣、评论苛刻着称的文化评论家,原本抱臂而立的表情渐渐松动,眼神中流露出深思。有人不自觉地点着头,与身旁同伴交换着心照不宣的眼神。林舒安的阐释,巧妙地将古典美学理论与当代都市人的生存困境连接起来,赋予了古老画作强烈的现代生命力,也让冰冷的城市影像充满了人文反思的温度。
就在林舒安的阐释抵达顶点,引发深思之际,顾怀笙极其自然地向前半步,与她并肩。他没有看她,目光沉稳地扫视全场,接过了话题。
“林顾问为我们揭示了此次沙龙的精神内核。”他的声音低沉有力,带着天生的掌控感,“而顾氏基金会致力于此类文化实践的初衷,正是希望搭建这样一座桥梁——不仅连接古今艺术形式,更旨在探索如何将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与美学,转化为滋养当代城市生活的养分,赋予快速发展的都市以更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更宜居的人文温度。这并非一次性的展览,而是一个长期文化战略的开端。”
他精准地在她构建的哲学框架上,落下了商业与战略的基石。没有抢白,没有割裂,而是完美的承接与升华。林舒安在他开口的瞬间,便默契地微微侧身,将主导权自然交递,目光落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心中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触动。他们甚至不需要事前排练,所有的节奏转换都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源于连日来培养出的、对彼此思维模式的深刻理解。
他掌控着交流的节奏与宏观格局,如同船长把握航向;而她,则负责点亮航路上的灯塔,赋予旅程以灵魂与深度。这一收一放,一宏观一微观,配合得天衣无缝。
原本一些角落里关于她“凭借家世攀附顾家”、“不过是花瓶顾问”的窃窃私语,在这无可指摘的专业表现、充满创见的构思、以及她与顾怀笙之间流露出的、远超普通工作伙伴的默契面前,彻底失去了市场。人们看向林舒安的目光,从最初对她外貌与身份的惊艳或审视,逐渐转变为对其学识、才华与气度的由衷欣赏与尊重。
她用自己的实力,稳稳地在这片原本属于顾怀笙的战场上,开辟了属于自己的疆域,赢得了踏入这个顶级圈子的第一张,也是最硬的一张入场券。 而这璀璨的登场,仅仅是她将要书写的故事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