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冰穴遗刻溯星(2/2)
壁画的内容堪称震撼,完全颠覆了他们对这片土地古老历史的想象。它描绘的并非预想中游牧民族的狩猎、战争或祭祀场景,而是一群身着宽大素色袍服、姿态虔诚而专注的人,在这片巍峨雪山之巅、浩瀚星空之下活动的景象。他们手中拿着奇特的、类似星盘和玉琮的古老器物,似乎在极其专注地测量、观察和记录着星辰的运行轨迹。另一部分壁画则显示,这些人围坐在一起,中间点燃着篝火,但氛围并非狂欢作乐,而是呈现出一种极其庄严肃穆、甚至带点悲怆的姿态,他们开口吟唱着,道道清晰的波纹从他们口中扩散开来,仿佛他们的歌声能与天上的星辰、乃至脚下雄浑的山脉产生某种无形的连接与共鸣。画面的整体氛围充满了对浩瀚宇宙的敬畏、对未知的探索以及与天地沟通的渴望,而非单纯的恐惧或盲目崇拜。
而旁边的刻文,使用的是一种更加古老、复杂的象形符号体系,与星槎碎片、雪山哑叟冰窟中所见的符号明显同源,但笔画更为古朴、抽象,似乎是最早期、最原始的那种形态。陈文立刻如获至宝般扑了上去,也顾不得冰冷的地面,几乎是趴在了石壁前,如饥似渴地辨认、临摹、解读着那些跨越万年的信息,口中无意识地发出惊叹的低语。
“天呐…‘星之民’…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他们的先驱!最早的探索者!”陈文一边飞速用炭笔在皮纸上记录,一边激动地低语,声音在寂静的石室中回荡,“他们在此建立观测点,并非为了长期居住或避难,而是为了…‘聆听群星之律动,感悟天地之呼吸’…他们相信星辰的运转与大地本身的脉动之间,存在着某种宏大而精妙的‘宇宙旋律’或‘能量频率’…”
他的手指颤抖着划过一段刻得特别深刻、似乎蕴含强大意志的符号:“这里…他们提到了‘深渊’!但他们使用的称谓是‘寂暗之海’或‘万物之源初’…他们认为那并非后世所理解的、纯粹的邪恶或毁灭之源,而是宇宙中一种原始的、混沌的、巨大无匹的基底能量存在,是构成万物的‘暗面’基础,是所有生命和物质诞生前的那片混沌…他们试图去理解它,研究它,甚至尝试以自身的力量去疏导它那狂暴无匹的能量,使之与‘光’的一面、与有序的世界达成某种动态的平衡,而非盲目地恐惧、崇拜,或者…像后来者那样,试图征服、控制和贪婪地汲取!”陈文的解读越来越顺畅,他的脸上充满了发现真理的狂喜。
刻文的语气到了后面,逐渐变得沉重,充满了警示的意味:“…平衡乃存续之基…疏导而非堵塞,顺应而非违逆…凡强行窥探源初之秘、妄图以意志驾驭并汲取寂暗之力者,必遭其力反噬,心神俱灭,灵智腐化,终将祸延苍生,引来倾覆之灾…”
最后,刻文反复强调并推崇了一个核心概念——“心之声”。这并非指实际发出的声音,而是一种内在的、纯净的意念、坚定的意志、对自然规律的深刻尊重以及与万物共鸣的纯净心灵状态。这,才是与天地、与那浩瀚而危险的“寂暗之海”进行沟通、试图引导其力量的正确方式,是维持那脆弱而至关重要的“平衡”的关键所在。壁画中那些吟唱者庄严肃穆的神情,似乎正是这“心之声”的外在体现。
石室内一片死寂,只有牛油蜡烛燃烧时发出的细微噼啪声和陈文因为激动而略显粗重的呼吸声。这些古老得超乎想象的信息,如同穿越了万载时光隧道的沉重警钟,带着洪荒的气息,重重敲在每个人的心上,引起灵魂深处的震颤。
徐逸风神色无比凝重,眉头紧锁。他终于彻底明白,赫连部,或者说他们背后那所谓的“圣主”,所走的道路,与这最早发现并尝试理解“深渊”(寂暗之海)力量的先贤们的警示完全背道而驰!他们利用幽寰镜等邪物,强行窥探、贪婪汲取那混沌原始的力量,正是古人所说的“必遭反噬”的取死之道!不仅自身难保,更会贻害世间!而风语族世代守护平衡的理念、雪山哑叟那看似苛刻的考验,其源头,反而更接近这些“星之民”先驱的古老智慧。历史的真相,竟如此曲折而讽刺。
柳七娘则怔怔地凝视着那些壁画中庄重吟唱的先民身影,心中波澜起伏,难以平静。父亲那冰冷的铜匣、那些她儿时无法理解却记忆深刻的纹路、还有她刚才在迷宫中下意识哼唱出的古老调子...这一切,是否也是这更为古老悠久的“心之声”传承的某种微弱残响?某种跨越了血脉与时间的宿命呼唤?
“原来...从一开始,路就走错了...而且错得如此离谱...”夏侯琢喃喃自语,惯常的玩世不恭早已消失不见,脸上只剩下深深的震撼与反思。
赵莽虽然对大部分文绉绉的话半懂不懂,但“必遭反噬,祸延苍生”这几个字的份量他还是听得明白,不由得咂咂嘴道:“这帮古人活得明白!看得透彻!比赫连部那些就知道打打杀杀、抢抢抢的龟孙子强多了!就知道蛮干,屁都不懂!”他顿了顿,又下意识地揉了揉自己的屁股,似乎思维跳脱到了别处,“就是这地方也太简陋了点儿,睡这石头床,屁股不凉吗?古人这日子过得也忒苦了点。”他一脸真诚地为远古先贤的生活条件感到担忧。
陈文此刻完全沉浸在巨大的发现狂喜中,根本顾不上搭理赵莽的插科打诨。他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用最快的速度,尽可能详细地将壁画的主要内容和所有关键刻文临摹、拓印下来。这些发现太珍贵了,价值连城,足以颠覆现有对上古历史和“深渊”认知的根基!
记录完毕,徐逸风深深看了一眼这间简陋至极却承载着如此沉重、宏大历史的石室,目光扫过那石床、石桌,仿佛能看到无数年前,那些先驱者在此孤独守望星空的背影。他沉声道:“我们该走了。让先贤安息。”
众人怀着一种混合着敬畏、震撼与沉重的心情,依次退出洞穴,与洞口一直保持高度警戒的巴特尔、王五汇合。徐逸风简单而清晰地告知了洞内的惊人发现,众人听后,心情都更加沉重,仿佛肩负了更深的历史重量,但前路的目标却也因了解了更深远的根源而显得愈发清晰和紧迫。肩上的担子,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因理解了这跨越万年的冲突本质而显得愈发沉重。
他们小心地用冰雪重新封好洞口,尽量恢复原状,以示对这群远古先贤的尊重与保护。随后,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远方风雪弥漫、云雾缭绕的深山峡谷。
那里,根据地图上那令人不安的标记,便是此行的下一个目的地——“冰封墓园”的所在。这个名字,如同冰冷的诅咒,悬挂在前方的道路上。
(第六十三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