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官场剧本:说错一句,万劫不复! > 第333章 一场“精准”的恐怖袭击

第333章 一场“精准”的恐怖袭击(1/2)

目录

第333章:一场“精准”的恐怖袭击,目标直指林默和苏曼

林默的手指捏着那截冰冷的油管,断口处整齐得像用机器切割过,边缘被高温灼烧过的痕迹,在老师傅眼中是伪装,在他眼中却是赤裸裸的挑衅。

他没有再看那个叫巴图的工头,只是将油管递还给刘师傅,语气平静得听不出一丝波澜:“刘师傅,辛苦了。先把备用件换上,别耽误了南段的进度。这份报告和这截油管,我拿走了。”

说完,他转身离开,步履沉稳。

巴图正大声吆喝着指挥工人,眼角的余光瞥见林默离去的背影,他下意识地松了口气,抬手擦了擦额头的汗,继续投入到“尽职尽责”的工作中去。他没有注意到,在他身后百米开外,一个骑着摩托车的库木鲁克青年,不动声色地调转车头,像一道融入环境的影子,远远地缀上了林默。

风,确实起来了。但林-默不打算把眼睛闭上,他想看清楚,这风究竟从哪个方向来,又要吹向何方。他更想知道,第一粒被风吹起的沙子,背后是否连着一整片想要移动的沙丘。

他没有声张,没有质问,更没有打草惊蛇。

接下来的几天,工地上风平浪静,那些恼人的“小意外”仿佛一夜之间销声匿迹。摊铺机修好了,物资供应顺畅了,连工人的伙食都改善了几分。整个工程以前所未有的高效率向前推进,所有人都沉浸在一种即将迎来伟大胜利的喜悦中。

只有少数几个人,能感觉到这片热火朝天之下的暗流。

阿帕尔和他手下的二十名“沙漠骑士”,不再仅仅是勘探前路和维持秩序,他们的巡逻范围变得更大,盘查也更加细致。他们像一群警惕的猎隼,盘旋在工地的每一个角落,审视着每一张陌生的面孔。

苏曼派来的安保加强小组,也以“后勤保障人员”的名义悄然进驻。他们没有穿显眼的制服,而是换上了和普通工人一样的工装,分散在各个关键岗位上,沉默地拧着螺丝,搬运着物料,眼神却时刻保持着警觉。

一切,都在为三天后的那场盛典做准备。

“昆仑之门”大桥的合龙仪式。

这是整条沙漠公路上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一座桥梁,它横跨一条长达三百米的干涸峡谷,是连接南北两段路网的咽喉要道。它的成功合龙,意味着“天路”工程最艰难的部分已经攻克,全线贯通指日可待。

为了这一天,整个工地都焕然一新。崭新的彩旗在桥头迎风招展,巨大的红色横幅从桥墩上垂下,上面写着“攻坚克难铸天路,大漠雄心谱新篇”。一个临时搭建的主席台,就设在桥面合龙口的旁边,铺着崭新的红地毯,背景板上印着所有参建单位的标志。

仪式当天,天高云淡,风和日丽。

苏曼的Ec155直升机,在上午九点准时降落在临时停机坪上。她今天穿了一身剪裁得体的米白色西装套裙,长发挽起,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在一众灰头土脸的工程师和工人中,显得格外耀眼。

林默前去迎接。他依旧是一身简单的工装,只是换了件干净的,安全帽也擦得锃亮。阳光将他的皮肤晒成了健康的古铜色,眼神却比初到西部时更加明亮深邃。

“苏总,欢迎莅临指导。”林默伸出手。

“林主任太客气了。”苏曼与他轻轻一握,指尖能感觉到他掌心因为长期握着图纸和工具而生出的薄茧,“我不是来指导的,我是来见证奇迹的。”

两人并肩走向主席台,身后跟着各自的随行人员。

“听说前几天出了点小状况?”苏曼看似随意地问道,目光却一直留意着林默的反应。

“沙漠里,不出状况才是最大的状况。”林默笑了笑,“都是些小问题,已经解决了。”

他没有提巴图,也没有提自己的怀疑。苏曼看着他平静的侧脸,便知他心中有数,也就不再多问。两人之间,早已形成了一种无需言明的默契。

他们站在即将合龙的桥面上,脚下是百米深的峡谷,狂风从谷底呼啸而上,吹得衣袂猎猎作响。放眼望去,黑色的公路如同一条巨龙,从视野的尽头奔腾而来,匍匐在脚下,又向着远方的地平线延伸而去,气势磅礴。

“我来之前,又看了一遍海外的评估报告。”苏曼扶着栏杆,轻声说,“他们给这条路取了个代号,叫‘折龙’。”

林默闻言,只是淡淡一笑:“龙,是折不断的。尤其是一条活在十亿人心里的龙。”

苏曼凝视着他,这个男人身上,总有一种能将一切惊涛骇浪化为云淡风轻的奇特力量。她忽然觉得,那些坐在办公室里,对着卫星照片画着红圈的所谓精英,是何其可怜。他们永远无法理解,这条路,是用什么浇筑起来的。

上午十点整,合龙仪式正式开始。

没有冗长的讲话,气氛热烈而简短。王教授作为工程师代表,激动得满脸通红,几度哽咽。林默作为项目总指挥,只是简单地向所有建设者表达了感谢。

最后,苏曼作为投资方代表,走上发言席。

“我宣布,东升集团将额外捐赠一亿元,成立‘天路守护者基金’,用于所有参建人员的医疗、子女教育及养老保障!”

话音未落,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工人们将安全帽抛向空中,一张张被晒得黝黑的脸上,洋溢着最真诚的激动和喜悦。

气氛在这一刻达到了顶点。

“吉时已到!合龙口最后一块构件,准备吊装!”随着总工程师一声令下,巨大的塔吊发出一声长鸣,将最后一块桥面钢梁,稳稳地向着那仅剩一米宽的缺口处吊装而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