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守城艰难(2/2)
守军士兵挥舞着卷刃的刀剑,用断裂的长枪,甚至用拳头、用牙齿,与敌人扭打在一起。不断有人倒下,尸体迅速堆积起来,滑腻的血浆让站都站不稳。城头每一寸土地,都在进行着激烈的争夺。
萧景禹亲自挥剑砍杀,接连手刃数名敌兵,但更多的敌人涌上来。陈相老迈,被一名戎族士兵砍中肩膀,鲜血淋漓,幸好被亲卫拼死救下。
第三波,是攻城锤与城门的考验。
巨大的攻城槌,在无数士兵的推动下,如同史前巨兽,一下又一下地撞击着饱经摧残的城门!城门后方,守军用巨木、砖石乃至自己的身体死死顶住。每一次撞击,都伴随着木屑飞溅和守军口喷鲜血。城门,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呻吟,仿佛随时都会破碎。
就在这最危急的关头,城外,响起了不一样的号角声!并非戎族和燕国的风格!
一支黑甲骑兵,如同旋风般出现在敌军攻城的侧翼!是萧凡的虎啸营!
他们无法直接攻城,但他们可以做他们最擅长的事情——袭扰!
一千骑兵,化作数股,如同致命的游骑,沿着敌军攻城的阵型边缘,用他们精准的骑射,疯狂狙杀着敌军的军官、传令兵、炮车操作手!
他们的箭,又准又狠!往往一名正在指挥登城的百夫长,会突然被不知从哪里射来的冷箭贯穿咽喉!一架正在装填的炮车,操作手会接连被射倒!
这种精准的“斩首”和“技术兵器”破坏,虽然无法扭转整个战局,却极大地迟滞了敌军的攻城效率,打乱了他们的指挥节奏,为城头守军争取到了极其宝贵的喘息之机!
“是镇南王!镇南王的骑兵!”城头有眼尖的士兵看到了那面熟悉的黑色“萧”字旗,发出了劫后余生的欢呼。这微弱的支援,如同黑暗中的一丝萤火,重新点燃了守军几乎熄灭的斗志。
然而,城内的状况,已经糟糕到无以复加。
粮草彻底断绝。易子而食的惨剧,从暗巷蔓延到了明处。瘟疫(很可能是鼠疫或伤寒)如同无形的死神,在拥挤的难民和伤兵中疯狂收割着生命。街道上尸体堆积如山,无人处理,苍蝇嗡嗡作响,恶臭弥漫全城。守军的战斗力,在饥饿和疾病的双重打击下,正在飞速流失。
京都,这座曾经象征着文明与繁华的巨城,已经从内部开始腐烂、崩溃。它就像一个遍体鳞伤、饥肠辘辘的巨人,全靠着一股不屈的意志,在支撑着最后一口元气。
攻城战,从清晨持续到黄昏。
夕阳,再一次将天空染成凄艳的血红色。
城墙上下,尸积如山,血流成河。破损的旗帜在余烬中耷拉着,残破的兵器散落得到处都是。攻城槌终于撞破了外城门,但守军在内城巷口用尸体和瓦砾构筑了新的防线,战斗进入了更加残酷的巷战阶段。
戎族和燕国联军,付出了超过五万人的惨重伤亡,依旧未能完全占领京都。守军的抵抗意志,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萧凡的虎啸营,在进行了数次成功的袭扰,吸引了部分敌军注意力后,再次如同幽灵般消失在暮色中。他们人困马乏,箭矢也所剩不多,需要寻找新的补给和休整点。
城头,萧景禹拄着断裂的长剑,望着城内四处升起的浓烟和听不绝耳的喊杀声、哭泣声,又望了望城外那暂时退去、却如同潮水般必将再次涌来的敌军,一股深沉的无力感涌上心头。
守,还能守多久?
一天?两天?
老宰相陈松被亲卫搀扶着,走到他身边,苍老的脸上满是疲惫,却带着一种殉道者的平静:“殿下,尽力了……我们都尽力了。社稷倾覆,非战之罪,乃天意也……但,我大梁风骨,不可坠!老臣……先行一步了。”
说完,他整理了一下破碎的官袍,对着皇宫的方向,郑重地三拜九叩。
萧景禹知道,这座城,快要走到尽头了。但他也知道,萧凡还在外面。只要他还在,大梁,就还有一口气。
他深吸一口带着浓烈血腥和焦糊味的空气,举起断剑,对身边仅存的数百名伤痕累累的士兵嘶声道:“弟兄们!随我……再战!”
残阳如血,映照着这座即将陷落的帝都,也映照着无数逝去的亡魂和……一个帝国最后的悲歌。攻城战暂时停歇,但更残酷的内城巷战,即将拉开序幕。而远方的萧凡,正在酝酿着下一步,或许能真正扭转乾坤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