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寒甲御天 > 第123章 四面烽火

第123章 四面烽火(2/2)

目录

戎族联军在攻陷镇北城后,气焰更加嚣张。他们分兵数路,一路继续扫荡北疆残余抵抗力量,一路则像瘟疫一样,向帝国腹地蔓延。兵锋所向,直指中原核心区域以及帝国北部最后的战略屏障——云州。云州若失,戎族骑兵将可一马平川,饮马黄河,帝都便将彻底暴露在敌人的铁蹄之下!

京都,已能隐约听到北方传来的战鼓声。恐慌达到了顶点,达官贵人开始秘密安排家眷南逃,市面上物价飞涨,秩序濒临崩溃。

值此存亡之际,承平帝终于做出了一个艰难而正确的决定。他启用了帝国军界硕果仅存、德高望重的老将——卫擎苍。

卫擎苍,年近七旬,须发皆白,但身躯依旧挺拔如松。他一生历经大小百余战,威名赫赫,其威望和能力,无人能及。

朝堂之上,卫老将军慨然受命,声音苍劲如金石:“老臣深受国恩,值此危难,敢不效死?愿率军北上,拒敌于云州之外,虽马革裹尸,亦无憾也!”

承平帝涕泪交加,将帝国最后的希望,寄托在这位老将身上。他几乎掏空了京营最后的家底,并紧急征调了部分尚未被战火波及的州郡兵马,凑齐了二十万大军,交由卫擎苍统帅,北上云州,抗击戎族主力。

这二十万大军,已是帝国最后能拿得出手的、相对成建制的战略力量。他们的胜负,将直接决定大梁的国运。

四面烽火,将大梁帝国拖入了前所未有的深渊。

朝廷中枢,在接连不断的噩耗和无穷无尽的党争中,已然近乎瘫痪。政令出不了京都,或者说,发出的政令也无人认真执行。各地州郡,面对雪片般的求援和催粮文书,或阳奉阴违,或干脆置之不理。帝国庞大的官僚体系,在巨大的危机面前,显露出其腐朽不堪的本质。

财政彻底崩溃。加税的命令激起了更多民变,原本尚算富庶的江淮地区,也因战争威胁和难民涌入而动荡不安。盗匪如同野火般在帝国各处燃起,许多地方已是政令不行,豪强并起。

流民如潮,饿殍遍野。瘟疫伴随着战争和饥饿,在难民群和城市中肆虐。整个大梁,仿佛一艘千疮百孔的巨舰,正在狂风暴雨中缓缓下沉,船上的人们,挣扎、哭喊、互相倾轧,等待着最终的命运。

与帝国的混乱与绝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南疆异乎寻常的稳定与繁荣。

这里没有烽火,没有流民潮,市井依旧繁华,农田井然有序,工坊叮当不息。虎啸营的操练声比往日更加雄壮,一股肃杀之气在平静的表象下涌动。

萧凡站在镇南关的城楼上,目光似乎穿越了千山万水,将帝国的惨状尽收眼底。他手中掌握着帝国最精锐的军队,最充足的粮草,最稳固的根基。

冷锋、雷隼等心腹将领立于身后,眼神中充满了渴望与战意。

“王爷,朝廷……快撑不住了。我们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四方皆反,国将不国,正是我南疆男儿匡扶天下之时!”

萧凡沉默良久,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卫老将军北上,是忠烈,亦是朝廷最后的气运。让他先去打,去耗。戎族、燕贼、西域联军……让他们先去争,去抢。”

“我们要等,等朝廷山穷水尽,等天下人心尽失,等一个……奉天承运,拯万民于水火的时机。”

“传令各方细作,严密监视各路战况,尤其是云州卫老将军与戎族之战,以及楚州李云霄与燕军之战。每一份战报,我都要第一时间看到。”

“南疆,继续备战。我们要等”

他的目光最终投向北方,那帝国的中心,京都的方向。

烽火照四海,血泪染山河。

大梁的天命,正在这四面楚歌中,急速流逝。

而潜龙在渊,静待风雷。南疆的利剑,已悄然指向了那至高无上的位置,只待一个最完美的出鞘时机。帝国的挽歌已然奏响,而新的序曲,正在这南疆之地,悄然谱写。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