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南川公主(2/2)
“公主。”一名心腹侍女悄声进来,低语道,“镇南王府派人送来一份礼物,说是给公主解闷的南疆特产香茗。” 侍女手中捧着一个精致的锦盒。
阿莎公主一怔,萧凡?他为何突然送礼?是示好?是试探?还是某种暗示?
她谨慎地打开锦盒,里面果然是上好的南疆云雾茶。但拨开茶叶,底下却压着一张薄薄的、无落款的纸条。
纸条上只有一行字,依旧是那锐利熟悉的笔迹:“欲取先予,柔不可守。”
阿莎公主心中猛地一震!
这八个字,如同暗夜中的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她眼前的迷雾!
萧凡是在提醒她!大梁朝堂并非铁板一块,皇帝也有意尽早平息南疆事端以专注内政(尤其是皇子们的明争暗斗),宰相陈松等人的苛刻条件未必是皇帝的全部心意。一味强硬抗拒所有条款,反而可能激化矛盾,导致和谈破裂,那对南川将是灭顶之灾。
正确的策略应该是:在次要问题上(如部分赔款、商业条款)做出较大让步,显示出足够的“诚意”和“顺从”,以满足大梁的面子和实际利益需求;从而换取在核心问题(如割地、限制军备、另送人质)上的坚持空间,保住南川的根基与尊严。
“欲取先予,柔不可守”!
这位镇南王,明明是大梁的胜利者,为何要暗中提点她这个敌国公主?是为了更快地达成和议,稳定南疆?是出于对一位身处逆境却勇敢承担责任的年轻女子的些许怜悯?还是…有更深层、更复杂的政治算计?例如,他是否也不愿看到宰相陈松借此事过度扩张影响力?或者,他希望南川保持一定的实力,以制衡朝廷将来可能对他萧凡的鸟尽弓藏?
无论原因如何,这纸条带来的信息,至关重要。
阿莎公主紧紧攥着纸条,心跳加速。她望着镇南王府的方向,目光变得无比复杂。
第二天,和谈继续。阿莎公主调整了策略,不再在所有条款上硬顶,而是在赔款支付方式、年限以及商业优惠等方面,做出了令人惊讶的让步,态度也变得柔和许多,多次表示理解大梁的损失,南川愿尽力补偿。
这一转变,果然让大梁谈判团队内部的强硬派(主要是陈松的人)有些措手不及。而皇帝在听取汇报后,对南川的“诚意”表示了认可,甚至私下对陈松表示,在一些非原则性问题上,可以适当灵活。
谈判的天平,开始微妙地倾斜。
数日后,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最终的和约条款终于达成:
· 南川承认战败,向大梁称臣纳贡。
· 支付巨额战争赔款,但允许分期支付,并以矿产、马匹等折价抵扣部分。
· 开放边境互市,给予大梁商人一定便利,但并非单方面特权。
· 不割地。
· 不严格限制军备(但需承诺不率先挑衅)。
· 由阿莎公主留质帝都,不再要求南川王子入质。
这个结果,对于战败国南川而言,已是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最大限度地保住了国土和军事自主的尊严。对于大梁而言,获得了实利和面子,南疆也得到了预期的和平。
皇帝萧衍最终批准了和约。
第四百零三章 驿馆夜话,暗香浮动
和约既成,使团即将返回南川复命,只留阿莎公主及少量随从在帝都为质。
临行前夜,阿莎公主独自一人在驿馆庭院中漫步,心情复杂。使命完成了一半,她保住了国家的根基,却将自己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前途未卜。
忽然,院门处传来轻微的响动。她警觉地回头,只见一个披着黑色斗篷的高大身影不知何时出现在那里,悄然无声。
“谁?”阿莎公主手按上了腰间暗藏的匕首。
那人掀开兜帽,露出冷峻的面容。
是萧凡。
阿莎公主吃了一惊,连忙放下手,敛衽行礼:“不知王爷驾到,有失远迎。”
“不必多礼。”萧凡声音平淡,“明日公主便要长留帝都,特来…看看。”
两人沉默片刻。
“多谢王爷那日…提点之恩。”阿莎公主低声道,语气真诚。
“举手之劳。”萧凡看着远处朦胧的月色,“本王只是不希望和谈久拖不决,南疆需要安宁。况且,公主勇气可嘉,令人敬佩。”
“王爷谬赞。阿莎只是尽了南川王女的责任。”她抬起头,目光清澈地看向萧凡,“阿莎有一事不明,不知当问不当问。”
“讲。”
“王爷为何要帮我?您本可以…”
“本王并非帮你,”萧凡打断她,语气依旧冷淡,“而是帮大梁,帮南疆,也帮…本王自己。一个过于虚弱混乱的南川,并非边境之福。一个懂得分寸、保有实力的南川,才能维持真正的平衡。而公主留在帝都,”他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或许比一个王子更有价值。”
他的话赤裸而现实,剥开了所有温情的伪装。他帮助她,是因为符合他的利益:快速稳定南疆,维持一个制衡格局,以及…或许将来,这位留在帝都的南川公主,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信息渠道或筹码。
阿莎公主瞬间明白了。心中刚升起的一丝暖意迅速冷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清醒。这就是政治,这就是权谋。没有无缘无故的善意。
“原来如此。”她微微苦笑,“阿莎明白了。还是要谢过王爷…直言相告。”
“帝都非善地,尤胜南疆战场。”萧凡转身,准备离去,“公主好自为之。若有难处…可遣人送信至王府。但切记,非生死攸关,勿扰。”
这算是一个极其有限度的、基于利益的承诺。
说完,他的身影再次融入夜色,消失不见。
阿莎公主独自站在院中,良久未动。夜风吹拂,带来一丝凉意,也吹散了方才那片刻的迷惘。
前路漫漫,凶险未卜。但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不再是单纯的代表南川的使节和质子,她也正式成为了这帝国权力棋局中的一枚棋子。
而执棋者之一,正是那位深不可测的镇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