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标赞干才,帝赐殊荣(2/2)
“微臣遵旨!微臣告退!”林霄这才颤抖着站起身,依旧保持着躬身的姿态,一步步倒退着,重新回到了翰林院的班列之中。他能感觉到,周围同僚们的目光如同针扎一般落在他的背上。
接下来的朝会,林霄已无心细听。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分析着皇帝这番“殊荣”背后的深意。擢升侍读,是肯定的信号,意味着皇帝确实认可了他此次的“功劳”,并打算进一步“使用”他。赐予金银书籍,是常规的恩赏,既是实惠,也是荣耀的象征。但皇帝特意在朝会上公开宣布,并提及太子……这分明是要将他彻底推到前台,让他再也无法像过去那样隐藏在阴影之中。
“简在帝心”,从此不再是虚言,而是一道实实在在的枷锁,也是一面吸引所有明枪暗箭的靶子。
散朝的钟声响起,百官依序退出奉天殿。刚一出殿门,林霄立刻就被同僚们围住了。各种道贺之声不绝于耳,比几日前他刚回翰林院时还要热烈数倍。
“恭喜林侍读!贺喜林侍读!”
“林兄高升,实至名归啊!”
“日后还望林侍读多多提携!”
林霄强压下心中的纷乱思绪,脸上堆起受宠若惊又带着几分不知所措的笑容,连连拱手作揖,声音依旧保持着谦卑:“诸位同僚抬爱了!林某何德何能,蒙陛下如此厚恩,实在惶恐!此乃陛下圣明,范大人提携之功,林某不过适逢其会,侥幸而已。日后还需诸位前辈同僚多多指点,林某定当虚心向学,不负圣望!”
他一边应付着围拢的人群,一边用眼角的余光瞥向不远处的孙耀宗。孙耀宗正与几位部院高官谈笑风生,目光偶尔扫过这边,与林霄视线相遇时,立刻报以鼓励和欣慰的笑容,还远远地朝他点了点头,仿佛在说“好好干”。
但林霄却能清晰地感受到,那笑容之下,隐藏着一丝冰冷的忌惮和审视。自己升任侍读,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威胁到了孙耀宗在翰林院文臣中的话语权和未来可能的晋升路径。
好不容易摆脱了热情的同僚,林霄几乎是逃也似的回到了翰林院。然而,院中的气氛更为热烈。掌院学士孙耀宗竟然亲自召集了院内所有有品级的官员,为林霄举行了一个小型的庆贺仪式。
“诸位!”孙耀宗站在堂上,满面红光,声音洪亮,“今日林霄林修撰……哦不,现在该称林侍读了!蒙陛下天恩,擢升侍读,此不仅是我林侍读个人的荣耀,更是我整个翰林院的荣光!这证明,我翰林院并非只会死读书、读死书的迂腐之地,我等词臣,亦能通晓实务,为陛下分忧,为朝廷效力!林侍读便是楷模!”
他一番话,说得冠冕堂皇,既抬高了林霄,也拔高了翰林院的地位,显得自己这个掌院领导有方。
林霄只能再次出列,向孙耀宗和各位同僚深深一揖,重复着那套谦卑至极的说辞:“林霄愧不敢当!全赖陛下天恩,孙大人平日教诲,范大人此次提携,方能略有寸进。林某年轻识浅,日后编纂《大典》,处理院务,还需孙大人与诸位前辈同僚多多指点,林某必定勤勉学习,不负陛下与孙大人期望!”
仪式结束后,孙耀宗又亲自将林霄叫到自己的值房,关起门来,进行了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
“林侍读啊,”孙耀宗亲自给林霄斟了一杯茶,语气前所未有的亲切,“你能有今日,本院真是由衷地为你高兴。陛下慧眼识珠,范部堂亦是知人善任。你此番淮西之行,确实打出了我翰林院的威风!”
“大人过誉了,下官……”林霄连忙起身。
“坐,坐,不必多礼。”孙耀宗摆手示意他坐下,叹口气道,“不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如今简在帝心,圣眷正隆,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你。往后行事,更需谨言慎行,如履薄冰啊。这翰林院侍读,看似清贵,实则责任重大,伴君如虎,一言一行,都需格外小心。”
这番话,听起来是语重心长的关怀和提点,但林霄却听出了其中的告诫之意——提醒他不要因为升迁而忘乎所以,更要认清自己的位置,别忘了谁才是翰林院的真正主官。
“大人教诲,字字金玉,下官铭记在心!”林霄再次躬身,脸上露出感激和深受教益的神情,“下官自知才疏学浅,能得此位,实属侥幸,心中唯有惶恐。日后院中一切事务,自然唯大人马首是瞻。编纂《大典》,更是需大人总体把握方向,下官定当竭尽驽钝,在大人指导下,做好分内之事,绝不敢有丝毫懈怠僭越之处。”
他的表态,显然让孙耀宗颇为满意,脸上的笑容又真切了几分:“呵呵,好,好!你有此心,本院就放心了。嗯,既然陛下让你仍兼《大典》编纂,尤其是‘食货志’部分,你便要多费心了。如今你有了实务经验,编纂起来,当更能切中肯綮。有什么需要院里支持的,尽管开口。”
“谢大人!下官必定全力以赴。”
走出孙耀宗的值房,林霄回到已经为他更换的、更为宽敞明亮的侍读值房。
整整一天,林霄都处于这种被众人环绕、恭维的喧嚣之中。直到散值的钟声敲响,他才得以脱身,几乎是逃离了那座已然变得不同的翰林院。
回到城中那座僻静的小院,闩好房门,隔绝了外界的喧嚣,林霄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那副激动与惶恐交织的面具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疲惫和凝重。
他点亮油灯,昏黄的光线照亮了简陋的房间,与白天宫中、院中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那象征着荣耀和恩宠的锦缎白银,静静地堆放在角落,在他看来,却如同烫手的山芋。
他走到窗前,推开窗户,让秋夜的凉风吹入,试图驱散心头的烦闷。抬头望去,夜空如洗,繁星点点,亘古不变地俯瞰着这座充满权力倾轧的城池。
“侍读……殊荣……”林霄低声自语,嘴角泛起一丝苦涩的笑意。这看似风光的晋升,将他彻底推向了风口浪尖。皇帝的用意,太子的关注,孙耀宗的忌惮,同僚的嫉妒……未来的路,必将更加凶险。
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调整心态和策略,适应这个新的身份和位置。同时,他也无比渴望能与苏婉见上一面。唯有在她面前,他才能卸下所有伪装,袒露内心的真实想法,听取她那冷静而睿智的分析。
仿佛心有灵犀一般,就在他思绪纷乱之际,窗棂上再次传来了极轻的、有节奏的敲击声。
林霄心中一凛,迅速起身,悄无声息地移到窗边。只见一道黑影如同融入夜色,迅速消失,窗台上,又多了一小截枯树枝。
他迅速拾起,回到灯下。树枝中空,藏着的桑皮纸上,是苏婉那熟悉的笔迹,简洁而急切:
“闻君荣升,忧喜交加。帝心难测,殊荣即枷锁。京中耳目愈众,清漪园亦恐不便。明晚酉时三刻,城南归云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