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祸水东引,苏婉临渊(2/2)
“林编修…您…您看这…”小吏见他脸色铁青,额角青筋隐现,眼中迸发出的寒意骇人至极,仿佛下一瞬就要拔剑杀人一般,不由得瑟缩了一下,声音发颤。
林霄猛地闭上眼,胸腔剧烈起伏了几下,强行将那几乎要破体而出的翻腾杀意压了下去。他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那寒气刺得肺叶生疼,却让他暂时恢复了一丝冷静。他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声音沙哑而冰冷:“知道了。详情我已知晓,多谢你冒险告知。你先立刻回去,当作什么都没发生,万事小心,近期绝对不要再与我接触,以免惹祸上身。”
打发走那惊魂未定的小吏,林霄独自站在原地,腊月的寒风如同钝刀,一下下刮在他脸上,却远不及他心中的冰冷与愤怒。他原本因朝会上成功投石、引发波澜而产生的一丝冷静的兴奋和棋手般的算计,此刻已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彻底粉碎,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愤怒和汹涌的自责,几乎要将他淹没。
内心如同无数冰冷尖锐的锥子,狠狠地刺击着他的神经:“玩脱了…真的玩脱了!我只顾着借力打力,搅动风云,利用信息差火中取栗,却忘了胡惟庸是条盘踞权力巅峰多年、睚眦必报的毒蛇!他的反扑岂会遵循常理?竟是如此不择手段,如此没有底线!我低估了他的狠辣,低估了他的下作!苏婉…是我连累了她,连累了她全家!是我将她拖入了这万劫不复的险境!”
他眼前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苏婉那双清澈沉静、仿佛能洞悉世事迷雾的眼眸,想起她在集雅斋听松阁那方静谧天地里,为他烹煮香茗时那份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宁静气度,想起她一次次毫无保留地为他提供关键情报、与他冷静分析局势、在幕后默默支持…她本可安然居于自家宅院,读书品茶,明哲保身,远离朝堂倾轧的腥风血雨,却只因与他的交集,被他硬生生地拖入了这风暴的最前沿,成了胡党用来警告和打击他的首要目标!这何其不公!何其无辜!
强烈的自责与保护欲交织在一起,如同无数毒蚁般疯狂地啃噬着他的心脏,带来阵阵尖锐的绞痛。他立刻改变了方向,不再前往集雅斋——那里目标太大,此刻不知有多少双隐藏在暗处的眼睛,正死死盯着苏家及其一切可能的关联之处。他必须用更隐蔽、更安全的方式联系苏婉。
他几乎是脚下生风,迅速回到了甜水井胡同那处租住的、冷清的小院。反手插上门栓,将凛冽的寒风和外界的一切窥探暂时隔绝在外。他快步走到那张简陋的书案前,找出纸笔,略一沉吟,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用只有他和苏婉才明白的隐语写下简短的警示和询问:“风急雨骤,门户谨守。安否?需助否?”字迹略显潦草,力透纸背,透露出书写者极不平静的心绪。
然后他快步走到院门后,侧耳倾听片刻,凝神感知着门外的动静,确认并无异常盯梢的迹象,这才轻轻打开一条门缝。他唤来了那个绝对可靠的老汉——这是他早年机缘巧合下施过恩惠、如今在街面上以卖炊饼为生的孤寡老人,性情耿直,知恩图报。林霄将字条仔细折好,巧妙塞入一小块刚刚出炉、还带着温热的干饼之中,低声仔细嘱咐道:“老伯,劳烦您装作寻常走贩,将这饼混在送给苏府的日常采买之物中,务必想办法亲手交给他们信任的门房,就说是铺子里新出的花样,请府上女眷尝尝鲜。”说着,又塞过去一小块碎银,既是酬劳,也方便打点。
老汉抬起浑浊却透着精明的眼睛,看了林霄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凝重。他默默点了点头,接过那块藏着重要信息的饼和银子,仔细放入挎着的旧篮子里,盖上一块干净的粗布,随即佝偻着身子,步履蹒跚却速度不慢地离去,很快消失在胡同口交错的人影与寒风之中。
做完这一切,林霄在小院中坐立难安。狭小的院子仿佛瞬间变成了令人窒息的囚笼,他在其中来回踱步,冰冷的砖石地面几乎要被他焦灼的脚步磨出痕迹。脑海中如同暴风骤雨,飞速盘算着各种可能性和应对方案,推演着一切能想到的破局之法。
胡党的攻击显然才刚刚开始,这仅仅是第一波浪潮。停职待勘只是第一步,后续必然还有更阴狠、更恶毒的构陷等着苏正清,直到将其彻底打入尘埃,永世不得翻身。而那些上门羞辱的恶媒和门外游荡的闲汉恶奴,更是随时可能演变成更直接的暴力骚扰,甚至…在某些人默许下的强抢逼婚!苏家虽是官身,但如今顶梁柱被停职,等于失去了最大的护身符,势单力薄,面对胡党爪牙和其附庸勋贵势力的步步紧逼,如何能抵挡得住?那深宅大院,此刻恐怕已如狂风暴雨中的一叶扁舟!
他绝不能眼睁睁看着苏婉被逼入如此绝境!
必须立刻行动!必须想办法破局!绝不能坐以待毙!
内心oS高速运转,如同精密却焦虑的器械,一个个方案被提出又被现实迅速否定:
“方案一:通过李崇义或韩宜可施压?不行!韩宜可自身难保,正被胡党紧紧盯死,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此时若他出面,不仅难以形成有效施压,反而极易将矛盾彻底激化、公开化,更会害了苏家,坐实某些莫须有的‘结党’关联,给胡党送去更狠毒的攻讦借口。”
“方案二:让王伯或典籍库里其他信得过的老吏,暗中在市井散播消息,利用舆论施压?太慢!而且胡党及其爪牙掌控着大部分言路和街头势力,此类消息极易被他们压下甚至扭曲,反咬一口,效果未知且极其微弱,完全是远水救不了近火,缓不济急。”
“方案三:匿名向那些派恶奴上门的勋贵府邸投递警告信?风险太大!京城能人众多,极易被追踪笔迹、墨迹或传递渠道,一旦败露,便是引火烧身,甚至可能给苏家招致更疯狂、更不顾一切的报复,后果不堪设想…”
一个个看似可行的方案,都在冰冷残酷的现实面前被无情击碎。他猛然惊觉,在胡党那庞大的、盘根错节的权势和无所不用其极的卑劣手段面前,他个人那点来自未来的见识和辛苦收集的“黑料”,此刻显得如此渺小,如此无力!他空有满腹的谋划与长远算计,却难以立刻转化为保护身边人免受即时伤害的强大力量。这种深深的无力感与挫败感,让他倍感焦灼和痛苦,仿佛一只被精心编织的蛛网紧紧缠住的飞蛾,纵有翅膀,却难以挣脱。
时间在焦灼的等待中缓慢流逝,每一分每一秒都如同在炭火上煎熬。窗外的天色逐渐暗淡,暮色四合,寒气愈发浓重刺骨,直到屋内彻底暗下来,需要点灯之时,那卖炊饼的老汉才挎着空了一半的篮子,悄然返回小院。
林霄迫不及待地迎上去,甚至能感觉到自己指尖那不易察觉的微颤。老汉默默地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小的、折叠得十分精巧的方胜状纸条,递了过来。
林霄几乎是抢一般接过,就着桌上那盏刚刚点燃、光线昏黄摇曳的油灯,迅速而小心地打开。纸条上,是苏婉那一手清秀婉约、却力透纸背、自带风骨的熟悉字迹,同样使用的是他们之间约定的隐语:
“风骤知劲草,门小尚可支。勿忧,勿动,勿来看。自有计较。”
字迹沉稳,笔画清晰,不见丝毫慌乱痕迹,仿佛带着一种能安定人心的、冷静的力量。
林霄将这张小小的纸条反复看了数遍,目光尤其是死死盯在“勿忧,勿动,勿来看”和“自有计较”这几个字上。心中先是微微一松,仿佛找到了短暂的依靠,随即却又更加揪紧!苏婉比他想象的还要镇定和坚韧,她让他不要过度担心,不要贸然采取行动,尤其强调不要去苏府看她,这既是为他安全,也是避免授人以柄,并暗示她自有应对的方法。但这“自有计较”究竟是什么?苏家如今处境已是如此艰难险恶,她一个身处深闺的女子,身在风暴的最中心,面对的是毫无底线的政敌,又能有什么万全的办法可以施展?这到底是她真的有所不为人知的倚仗和后手,还是只是为了让他安心、不想再连累他而强作坚强的安慰之语?
他仿佛能透过这薄薄的纸张,看到苏婉在摇曳不定的灯下写下这些字句时,那清丽面容上必然带着的倔强与冷静,或许,在那沉稳的眼眸深处,还隐藏着一丝不易为人察觉的疲惫与深切忧色。
这一刻,林霄清晰地意识到,苏婉之于他,已不仅仅是一个心意相通、默契无间的盟友,一个极其珍贵、不可或缺的情报来源。那份在一次次秘密会面、一次次危机关头相互扶持、彼此信任中悄然滋长、潜藏心底的情愫,如同被这场突如其来的腥风血雨骤然催发,变得无比清晰而强烈,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牵挂与责任。
他绝不能,也绝不会让她独自面对这一切。
祸水因他而起,锋芒因他而向。纵有千难万险,龙潭虎穴,他也必须倾尽全力,将她从这万丈深渊的边缘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