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1/2)
院中已聚集十余名神色各异的朝臣。
为首的,正是伏完。
伏完身边聚集着宣威侯张泉、长乐校尉陈祎、丞相府西曹掾魏讽、执金吾杨俊、侍中耿纪等人。
这些朝堂重臣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魏讽。作为丞相府属官,本应随曹操驻守邺城,却被特意留在许昌辅佐荀彧处理政务。这样一位曹氏亲信竟出现在密会中,可见曹操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张泉、陈祎等人虽掌兵权,却因朝廷官员身份难以入宫面圣,只能依靠宦官穆顺传递消息。对刘协而言,无论这些人怀着何种心思,此刻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目标——反抗曹操。
在具体策略上,众人分成两派:伏完主张武力夺权,控制荀彧、诛杀夏侯惇,再联合刘备孙权共抗曹操;魏讽则坚持认为时机未到,贸然行动必将自取 。
穆顺到来后,两派立即爆发激烈争执。伏完冷笑道:机不可失!曹操奸诈非常,赤壁虽败却根基犹在。若再给他十年休养,刘备孙权岂是对手?
“到时候,外患已除。”
“你们拿什么来保护陛下?”
“眼下曹操还未从汉中返回,正是最好的机会。”
“再犹豫下去,只怕后悔莫及!”
伏完话音刚落。
魏讽立刻讥讽道:
“国丈大人,您倒是敢说大话。”
“难道您忘了董承国舅的衣带诏之事?”
“当年曹操急着去官渡对付袁绍。”
“可即便如此,他仍有余力回师许昌,诛杀董承 。”
“如今曹操虽不在许昌。”
“但城中及周边,曹军兵力依旧雄厚。”
“您难道指望这两三千人,就能击败所有曹军?”
魏讽一番话,让伏完心中恼怒。
他确实心急如焚。
年纪渐长,身体每况愈下。
伏完知道自己等不起了。
曹操的权势日益稳固,而汉室却日渐衰微。
若不抓住最后的机会,恐怕再无翻身之日!
而魏讽不同。
他未满三十,出身巨鹿魏氏,家世显赫。
即便再等十年、二十年,他也耗得起。
眼看两人又要争执,穆顺出言劝解:
“二位不必再争。”
“陛下两时辰前派人去请荀彧入宫。”
“谁知荀彧闭门不见,推说抱病在身。”
“看来荀彧是靠不住了。”
“陛下之意,当继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诸位切勿内耗。”
穆顺说完,魏讽一派面露喜色。
伏完等人则神色黯然。
片刻后,伏完愤然道:
“优柔寡断,坐失良机!”
说完,他拂袖而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