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2/2)
荀彧长叹一声,道:
“阿采,天子相召,为兄岂能抗命?”
“若是不去,岂非成了陛下眼中的逆臣?”
荀采掩唇轻笑,语带讥讽:
“兄长此言差矣。”
“照此说来,若陛下无缘无故要你自尽,你也照办?”
“不妨说得再直白些——”
“若陛下命你与曹丞相为敌,你也要陪他胡闹?”
“真是糊涂!”
“若无曹丞相,天下称王称帝者不知凡几!”
“曹丞相浴血奋战打下的基业,凭什么拱手让给一个毫无建树的傀儡?”
“再者,若只靠这空壳天子——”
“恐怕袁术称帝之时,汉室便已覆灭了吧?”
这一番话字字诛心,如寒冰刺骨,令荀彧怔立当场。
在他这位小妹眼中,汉室威严荡然无存,天子刘协甚至不如寻常百姓。
荀彧何尝不明白这些道理?
可他终究无法违背对汉室的赤诚之心。
见荀彧仍欲动身,荀采猛然抄起一根木棍。
“砰!”
闷响过后,荀彧后脑吃痛,愕然回首。
眩晕袭来,他终究支撑不住,缓缓倒地。
“兄长,莫怪小妹心狠,实在是你太过固执!”
“好好歇着吧。”
“在公达回来之前,你休想踏出府门半步!”
荀采随即唤来心腹侍卫,严加看守,又遣人入宫禀报,谎称荀彧染病,无法面圣。
这一系列动作干脆利落,毫无迟疑。
荀采之所以如此急切行事,除了收到荀攸的书信外,更关键的是她深知荀彧绝不能继续与皇帝纠缠不清!
曹操绝不会杀害刘协,这是不可逾越的底线。弑君的代价太过沉重,曹操既不愿也无力承担。
正如历史上司马昭的教训——明明已准备接受禅让称帝,却因杀害曹髦而被迫放弃,终其一生都未能登上皇位。
无论刘协是策动叛乱还是 他人,曹操最多将其软禁,绝不会取其性命。
因此,荀采最担忧的是,最终为此付出代价的会是荀彧。
身处权力漩涡中心的荀彧,很多时候不得不身不由己。
看着被击晕躺在床榻上的荀彧,荀采眼中闪过一丝希冀。
公达啊,望你信守承诺。待你归来时,定要为小姨带回一位称心如意的郎君。
在荀攸写给荀采的信中,他多次提及自己的得意门生曹舒,对其赞誉有加。
深知荀攸为人的荀采明白,只有真正杰出之人才能获得他如此推崇。在荀攸反复夸赞下,她对曹舒也产生了浓厚兴趣。
虽然她比曹舒年长几岁,但这并非问题所在。难道姐姐就不如妹妹吗?
以荀采的家世,择偶必须门当户对。而放眼天下,能与之匹配者屈指可数。更重要的是,崇尚强者的她,绝不容许夫婿逊色于己。
......
汉中,南郑城。
千里袭人夏侯渊果然名不虚传,仅用不到十日便从凉州疾驰至汉中,此等神速天下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