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2/2)
荀彧仍在尽心维持曹营运转,履行大总管之责。
譬如伏完与刘协暗中策划的叛乱,种种阴谋诡计。
荀彧不仅未曾参与。
反而主动协助曹操平定叛乱。
可见。
荀彧不屑与伏完之流为伍,仍对曹操抱有期待。
盼能以己之力,化解刘协与曹操的冲突。
对此。
荀攸唯有叹息。
他深知曹操与荀彧二人的性情。
这两人都是个性鲜明的主儿。
在原则问题上,谁都不会轻易退让。
两头倔驴碰一块儿,这下可热闹了。
至于荀彧信中提到的第二件事——
荆州和江东最近动静不小。
荆州那边,关羽接连出兵袭扰樊城、襄阳一带。
乐进、文聘、满宠几位守将头疼的是——
关羽的兵力,竟然越打越多!
荀彧的信里透露,关羽兵力激增的原因,是诸葛亮成功说服了庐江一带的雷家、梅家投奔。
这雷家、梅家什么来头?
当年,他们跟着袁术混饭吃。
家主分别是袁术麾下大将雷薄和梅成。
袁术败亡后,两家表面上归顺曹操,实际上仍在庐江割据一方。
当时曹操忙着应付官渡之战,没空搭理他们。
这一拖,就是七年。
赤壁之战前,雷家、梅家送了人质到许昌,算是向曹操表忠心。
可谁能想到——
赤壁之战后,这两家竟不顾人质安危,带着全部私兵投奔了关羽!
别小看这两家——
他们的私兵加起来,足足有三万人!
虽然战力参差不齐,但三万人可是实打实的。
((后来才明白,为何关羽被刘备抽调大量兵力入川后,仍有能力北伐。除了荆州世家的支持,雷、梅两家的鼎力相助也功不可没。)
雷薄和梅成为何被诸葛亮说服?
这已经不重要了。
但关羽频繁北上,曹操怀疑他另有所图——
比如……是否在掩护部分荆州兵入川支援刘备?
与此同时——
江东的孙十万也不安分。
自从第一次合肥之战被蒋济一封信吓退后——
孙十万最近全力向南扩张,拿下了岭南一带。
据说,交州的士燮已派使者与孙十万接触,似乎有意归顺。
开疆拓土的野心驱使下——
江东兵力迅速膨胀。
赤壁之战前,江东满打满算也就六七万兵力。
如今形势已然不同。
孙权在不动摇各地驻防的前提下,至少能调集十万大军,甚至可能更多。
正所谓静极思动。
风雨暂歇之际,孙十万又按捺不住了。
趁着曹操将重心放在凉州与汉中之时,孙十万不断向濡须口增派兵力。
看这架势,似乎有意渡江北上,再掀合淝之战!
......
荀彧的质问、各地叛乱的消息、荆州与江东的军事动向,这三件事瞬间冲散了曹操的好心情。
曹操强撑着挤出一丝笑意,对荀攸道:公达,老夫有些乏了,你先回去歇息吧。明日再议。
荀攸只得叹息告退。
他心知叔父与主公之间的矛盾,拖得越久越难化解。可在这件事上,饶是身为曹营谋主的他也无计可施。
说来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