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1/2)
将军可愿建功?
我有一计,不知将军敢否?
张合拱手笑道:
公子但说无妨,
末将愿效犬马之劳。
“俊义将军且听我一言。”
曹舒向张合道出心中计策。
张合听完后,竟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形容这精妙绝伦的谋划。
沉吟良久,终是抱拳叹服:
“公子神机妙算,末将叹服。”
曹舒淡然一笑。
此计确实非张合与大戟士不可托付。
若换作旁人,只怕难以胜任。
……
转眼又过十日。
凉州捷报频传,夏侯渊势如破竹。
实则残余势力已不足为虑。
稍具实力的诸侯早在此前战事中折损殆尽。
余者负隅顽抗,与其说是不愿归降。
不如说是夏侯渊不给他们归降之机。
眼见凉州大局已定,曹操正欲部署下一步方略。
不料——
蜀中忽传变故。
议事厅内
曹操握着校事府密报,啼笑皆非。
因刘璋未能满足吴懿、李严所求。
益州驻军骤然哗变。
矛头直指刘璋。
明眼人皆看得出,此乃吴懿、李严联手施压。
然而——
此刻刘璋哪还有余财?
大半钱财早被张松暗中转移。
剩余银钱根本不足以支付军饷。
盛怒之下,吴懿、李严率部北上,驻军绵竹。
绵竹税赋自此尽入二人囊中,分文不缴州府。
虽名义上仍奉刘璋为主。
实则已有自立之势。
若刘璋欲再调遣其部,须先补足拖欠军饷。
蜀中剧变。
曹操最在意的却非刘璋或吴李二人,而是刘备!
以曹操对刘备的了解。
此刻必已暗中遣使联络吴懿、李严。
“取汉中之事,迫在眉睫矣。”
曹操暗自思忖。
汉中地势险要,阳平关更是固若金汤。
纵使曹操十万大军强攻,也需一年半载方能有所突破。
面对如此天险,兵力多寡已无关紧要。
此前,曹舒曾向曹操献计,欲借杨昂及汉中败兵诈取阳平关。
然而此计有一致命缺陷——
若曹军人数过多,必会引起守关将领警觉。
因此,最佳方案应是遣数千精锐混入杨昂降兵之中,突袭阳平关!
思及此,曹操当即召曹舒、荀攸、程昱、贾诩四人议事。
待众人齐聚,曹操直言不讳,将曹舒之计告知三位谋士。
荀攸颔首赞许,补充道:
“舒公子此计甚妙,然欲成此事,领兵者须善谋善断,且行事果决狠辣。”
“唯有快、准、狠,方能一击制胜!”
曹操沉吟片刻,转而问曹舒:
“舒儿,此计既由你所出,可有人选?”
曹舒从容答道:
“主将当属张合,副将可由黄忠担任。”
“另,庞德亦可随军出征。”
此言一出,荀攸、程昱、贾诩皆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