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2/2)
但曹营练兵能人辈出——
于禁、夏侯渊、曹仁皆是个中翘楚。
偏是此刻,
曹舒独向张合请教学艺。
此事透着蹊跷。
……
“将军何必自谦?”
“曹营诸将,唯俊义最擅应对诡谲战事。”
“当年效力袁绍时,将军便已威震河北。”
“如今沙场磨砺数十载,更成百战宿将。”
“可曾听闻——”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霍去病十七岁率铁骑横扫漠北,”
“李广五十岁却仅能领偏师戍边。”
当真李广无能?
抑或从未获统领大军之机?
既无帅印在握,
何来勒石燕然?
(话音未落,
张合眼底暗流涌动。
曹舒字字如刀,
似赞其才,
更似鸣其不平。
确然,
张合在曹营始终郁郁不得志。
正如前文所述,
曹操视其为救火之将——
恶战、血战、死战,
皆遣张合往赴。
故其官爵升迁,
反落诸将之后。
浴血之功,
换来何等结局?
这场战斗的凶险程度远超寻常,取胜的希望显得格外渺茫。
官渡之战时,刚刚归顺曹操的张合,在曹营众将中的职位还算不错。
甚至可以排在前列。
然而数年过去后,
张合却成了五子良将中官职最低的一个。
没错,就是垫底。
于禁的官职最高,乐进紧随其后;
张辽在白狼山斩杀踏顿,连升数级,几乎与乐进平起平坐。
徐晃在河北战事后又转战关中,协助夏侯渊平定宋建叛乱,同样获得提拔。
唯独张合,数年之间仅仅晋升一级。
在如日中天的曹氏集团中,
这样的升迁速度,显然极不寻常。
可张合又能如何?
他只能兢兢业业,继续做他的“打工人”。
此刻,曹舒的话让张合心中泛起波澜。
但他更期待的是,自己如今的困境能否有所改变。
曹舒微微一笑,接着说道:
“俊义将军,我曹营人才济济。”
“但为将易,为帅难。”
“将军擅长应对战场上的复杂局面,理当肩负更重的责任。”
“噗通!”
张合的心仿佛被狠狠刺了一下。
若不是顾及身份,
他真想当场给曹舒磕一个。
知音啊!
莫过于此。
曹营众将,尤其是外姓将领,关系并不和睦。
乐进、李典等早期追随曹操的心腹,自成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