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2/2)
即便贾诩身故,
他们又怎会活不下去?
显然,
贾诩的真实意图是为自己铺路。
借儿子之名博取同情,
再徐徐图之。
归根结底,是想让曹舒保他性命。
即便日后他对曹操无用,
也能因曹舒的庇护免于一死。
这是给性命再加一道锁。
然而——
贾诩声情并茂说了半晌,
曹舒却始终微笑不语。
“咯噔!”
贾诩心头一紧。
难道……曹操真要杀他,而曹舒知晓内情?
有时候,过于聪慧反而会招致祸患。
智者行事常思虑过多,甚至杞人忧天,自乱阵脚。
......
此刻的曹舒并未察觉贾诩心中盘算。
但他清楚,
面对贾诩这般深谋远虑之人,绝不能被其掌控节奏。
果然,
见曹舒不为所动,
贾诩立即收起了哀戚之态。
他此刻最忧虑的,
是曹操可能过河拆桥。
毕竟,
贾诩在朝中并无根基。
因曹昂之死,夏侯惇、曹仁等重臣对他素来敌视。
这般形容或许还算委婉。
倘若曹操当真流露诛杀之意,
恐怕夏侯惇等人会争相充当行刑者。
贾诩的处境便是如此艰难。
但细究起来,
此事亦非全系贾诩之过。
当初他为张绣出谋划策对抗曹操,
本意是为抬高身价,
为自己与张绣谋个前程。
岂料,
曹操竟使出一计损三杰之策。
曹昂本不必死,
却因忠孝让马于父,
最终命丧宛城。
嫡长子之死,
彻底激化了矛盾。
幸而贾诩手段高明,
经多方周旋,
终为自己与张绣争取到有利的归降条件。
然而......
待曹操平定袁氏势力后,
贾诩与张绣的价值便急剧下跌。
尤其张绣,
在河北四州未定之时,
曹操尚需倚仗其西凉铁骑。
待河北归附,
张绣仍掌兵权,
曹操便难以容忍了。
前有张绣离奇暴毙之鉴,
贾诩岂能不忧心忡忡?
此等境遇下,
他断不能高枕无忧。
思虑再三,
贾诩把心一横,直言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