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2/2)
正当其欲降刘备之际,
暗卫奉曹舒密令,
将黄忠全家秘密带离荆南。
虽手段不甚光明,
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黄忠妻女亦随行至邺城,
暂居幽静院落。
……
邓艾行事素来雷厉风行,
纵有口疾亦不碍其效率。
然当曹舒亲临探望时,
只见黄忠满面怒容——
任谁被强行掳至异乡,
都不会有好脸色。
若非汉末浓厚的乡土情结作祟,黄忠断不会轻易离开荆南故土,远赴千里之外的邺城。
这便引出一个疑问——
以黄忠冠绝当世的武艺,
区区暗卫怎能奈何得了他?
关键在于暗卫行事毫无底线。
为掳走这位老将,他们竟使出 这般卑劣手段。
因此,
即便此刻已被押解至此,黄忠眉宇间仍凝结着怒意。
年逾五旬的老将军,
半生戎马积累的沙场经验,
竟栽在 这等拙劣伎俩上,叫他如何甘心?
然而,
赴邺途中暗卫已道明原委。
虽对阴沟翻船耿耿于怀,
这位 湖却暗自盘算:
投效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营,
或许正是转机。
毕竟,
大半辈子困守荆南僻壤,
一身盖世武功终难施展。
眼见知天命之年将至,
若再不得明主,
妻女岂非要随自己潦倒终生?
原本儿女双全的黄家,
长子黄叙早夭后,
仅剩黄舞蝶承欢膝下。
而今爱女已届婚龄,
又成老将军心头重担。
若在荆南时,
虽攀不上高门大户,
求亲的武将倒也不少。
可这乱世之中,
武将头颅不过暂寄颈上。
刚把女儿许人,
转眼便成寡妇的情形,
教他如何不忧?
正踌躇间,
刘备兵锋已抵荆南。
未料曹舒棋高一着,
早遣暗卫将黄家三口来邺城。
......
邓艾率众暗卫横亘在前,
将怒目圆睁的黄忠与曹舒隔开。
面对黄忠这位当世猛将,众人丝毫不敢大意。
尽管黄忠双手被绳索捆缚,邓艾与暗卫们仍保持着高度警惕。唯有曹舒神色从容,显得格外镇定。
暗卫已向黄忠表明身份。在这邺城之中,料想黄忠不会轻举妄动。毕竟双拳难敌四手,纵使黄忠武艺超群,也难以抵挡众多暗卫的围攻。
曹舒并非鲁莽之人。他绝不会像那些愚昧之人一般,为收服猛将而冒险为其松绑。他停在距黄忠五步之遥的安全距离,直截了当道:
黄将军,冒犯之处还望海涵。只因邺城与长沙相距甚远,为得将军相助,不得已出此下策。在此向将军赔罪。说罢,曹舒郑重地向黄忠躬身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