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御史注目(1/2)
第一百零五章:御史注目
秋日的阳光透过窗棂,在御史台值房的青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监察御史陈砚舟端坐在紫檀木案后,指节分明的手指正轻轻敲击着那份由太学生员联名呈递的诉状。青瓷茶盏中的龙井早已凉透,他却浑然未觉。
值房里弥漫着墨香与旧纸卷特有的沉郁气息。北墙上悬挂着\"风宪清严\"的匾额,东侧书架整齐排列着《大周律》与历年科考案卷,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这个空间的庄重与威严。
\"墨轩阁......沈墨轩......\"陈砚舟低声念着这两个名字,眉头渐渐锁紧。他年约四旬,面容清癯,一双凤眼锐利如鹰。朝中同僚私下称他\"铁面御史\",不仅因他执法严明,更因他对规矩秩序有着近乎执着的坚持。
侍立在侧的书记官小心翼翼地开口:\"大人,下官已派人查访。那考篮确实结构精巧,但并无夹带之嫌。食物也仅是烘制得法,未见不妥。\"
\"本官自然知道。\"陈砚舟的声音冷峻,\"但科场规矩,重在防微杜渐。你可曾想过,若人人都效仿这等投机取巧之举,科场会变成何等模样?\"
他站起身,踱至窗前。窗外一株老梧桐正飘落黄叶,一如他此刻纷繁的思绪。
\"三个月前,江南乡试查出夹带案,考生将经义刻在竹制笔管内侧。去年会试,有人用特制墨汁在衣袖上书写,遇水方显。\"陈砚舟转身,目光如炬,\"这些舞弊手段,哪一桩不是从看似无害的'创新'开始?\"
书记官垂首:\"可这沈墨轩的考篮,反倒更便于查验......\"
\"正是这等'便利'才最是危险!\"陈砚舟突然提高声调,\"科考本就是磨砺心志之途。号舍简陋、饮食粗粝,正是要考验学子在艰苦环境中的定力。如今倒好,一个个都想着如何让自己更'舒适',这岂是取士之本意?\"
他拿起诉状,指尖重重点在\"铜臭气\"三个字上:\"更不必说这租赁营生。士子们尚未入仕,就先学会了锱铢必较,将来为官,岂能不贪?\"
\"那大人的意思是......\"
\"传沈墨轩明日巳时来御史台问话。\"陈砚舟语气决然,\"本官要亲自看看,这个能让满城学子趋之若鹜的商人,究竟是何等人物。\"
\"可他的背景......似乎与慕容家有所牵连......\"
\"便是王公贵胄,坏了科场规矩,本官也决不轻饶!\"陈砚舟斩钉截铁,\"你去安排吧。\"
\"是。\"
与此同时,\"墨轩阁\"内却是一番热闹景象。尽管太学的非议已然传开,但仍有许多务实敢为的学子前来光顾。
\"沈兄,你这考篮当真巧妙!\"一个身着青衫的年轻学子兴奋地比划着,\"前日模拟考校,巡场官查验时还特意夸赞这设计清楚明白。\"
沈墨轩正在整理货架,闻言回头浅笑:\"能让诸位安心应试,是在下初衷。\"
店铺里人来人往,七八个学子在挑选考篮,另有几人在询问特制食物的做法。柜台前,一个书生正在办理租赁手续,小心地将二百文钱递过来。
\"掌柜的,我租五日。\"书生腼腆地笑着,\"家中清贫,买不起整套,这样租赁正好。\"
沈墨轩点头,熟练地登记造册。阳光透过店门的缝隙,在他专注的侧脸上投下淡淡的光晕。这些时日的经营,让他稍稍积累了资金,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学子,他渐渐织起了一张信息网。虽然细微,却是在这陌生都城立足的第一步。
然而,平静很快被打破。
午时刚过,店外忽然传来一阵骚动。三名身着深青色公服、腰佩制式腰刀的官差分开人群,径直走入店中。为首之人面色冷峻,目光如电扫过全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