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江南绣坊与时光的温度(上)(2/2)
周阿婆手中的针线没有丝毫停顿。她的目光穿透AR眼镜的虚拟界面,牢牢锁定在缎面上那朵正在诞生的牡丹花苞上。“AI?”她的声音不高,甚至有些沙哑,像被砂纸轻轻打磨过,却清晰地穿透了绣坊的宁静,“AI能懂得苏绣的‘劈丝’吗?能知道晨露沾在刚绽花瓣尖儿上,那种颤巍巍、湿漉漉的‘软’劲儿吗?”她的银针刺透缎面,带起一根蚕丝,然后用指甲盖精确地将其劈开成肉眼几乎无法分辨的细丝,动作流畅得如同呼吸。“能绣出我奶奶当年教我时,手指摁在我手背上,说‘针脚要藏三分,心意才能透一分’的那种……温度吗?”最后两个字,她说得很轻,却像重锤砸在走进来的星璃心上。
星璃刚抱着一卷刚从织女星飞船卸下的、散发着柔和冷光的“星绒”面料走进来。她浅蓝色、如同初融冰川般的瞳孔,此刻清晰地映照着绷架上那朵在周阿婆针下缓缓盛开的牡丹。那花瓣边缘的“毛”,那色泽由浓转淡的微妙过渡,仿佛不是丝线绣成,而是从缎面里自然生长出来的生命。一种混合着敬畏与茫然的感觉攫住了她。在织女星,效率是植根于基因的信条,精准与速度是衡量一切的标准。眼前这种近乎“低效”的、靠双手一分一秒磨出来的“完美”,像一颗陌生的星球撞击着她的认知核心。她能清晰地“计算”出周阿婆每一针耗费的能量与时间,却无法“理解”那股从指尖蔓延至丝线的专注力所蕴含的价值。
“阿婆,我……想试试。”星璃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是一种面对未知技艺时的下意识谨慎。她将泛着珍珠母贝光泽的“星绒”面料轻轻铺在另一架连接着智能绣机的绷架上。启动指令发出,绣机发出低沉的嗡鸣,精密的机械臂优雅地探出针头。星绒面料上独特的纤维在能量激活下,立刻渗出梦幻般的淡粉与浅蓝色微光,如同将太湖黎明时分最轻柔的薄雾捕捉、凝固,再编织进了布面。机器运转精密高效,针脚均匀得如同用激光切割。
然而,当机械臂试图绣制花瓣边缘那关键的、模仿“毛”边的过渡区域时,异变陡生!一阵刺耳的“咔哒”声响起,绣机的运动轨迹瞬间变得僵硬、刻板。绣出的边缘纹路,光滑、锐利、如同用冰冷的金属尺子比划着画出来的线条,失去了所有手工的灵动与生命感,在柔光流转的面料上显得格外刺眼,像一件精美塑料模具的冰冷复制品。
“看。”周阿婆不知何时已停下手中的活计,走了过来。她拿起自己绷架上一块刚完成的、掌心大小的花瓣样品,又指了指机器绣出的那片生硬边缘。“我这‘毛’的,是花瓣刚开了口,风吹过来还带着怯生生的劲儿,绒毛都立着。你那‘光’的……”她摇摇头,嘴角牵起一丝难以言喻的、混合着洞察与悲悯的笑意,“是塑料花,是标本,看着漂亮,摸不着魂儿。”她将那方带着体温的手工花瓣样品轻轻放在星璃冰冷的手心,“姑娘,星核是顶好的工具,可它代替不了手,代替不了心。就像我们织女星那神奇的‘心之藤’,你得让它顺着老墙自己慢慢地爬,感受阳光雨露,它才能长出自己的筋脉,开出自己的花。你要是图快,硬把它绑在冰冷的钢筋架子上,它也就死了那份活气儿。”
星璃怔住了。冰冷的工业绣机和温热的绣布样品同时在手中传递着截然不同的触感。周阿婆的话语,像一把钥匙,猝不及防地捅开了她思维深处某个锈死的锁孔。工具……代替……钢筋架子……心之藤……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意象,在她高速运转的思维矩阵里猛烈碰撞、重组。她看着自己手中那片冰冷的、完美的“花瓣”,再看向周阿婆绣帕上那充满瑕疵(在机器标准看来)却生机勃勃的“毛边”,一种前所未有的顿悟如同电流般击中她——那所谓的“瑕疵”,那耗费时间的“慢”,本身不就是生命意志的签名吗?人类这种“低效”的创作过程,不正是将时光的温度、个体的意志,一点一滴地烙印进物质的过程吗?追求“快”的极致,是否恰恰在消灭创造物中独一无二的“灵魂”?
浅蓝色的瞳孔里,数据流开始疯狂重组。她没有说话,默默地收回绣布样品,重新坐回智能绣机前。这一次,她的手指不再是机械地输入预设的最高效参数,而是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探索。她调低了机械臂的恒定张力,引入了一个微小的、随机的波动变量;她增加了针脚过渡区域的色彩渐变层级,不再追求色块分明;最重要的是,她为绣机加载了一个实时分析周阿婆刺绣手势动态数据的参照程序——不是复制,而是理解那种韵律。嗡鸣再次响起,这一次,绣针的轨迹不再绝对笔直,带着一种细微的、模拟人类手腕抖动的自然颤痕。星绒纤维散发的微光,不再是均匀的一片,而是如同被无形的画笔晕染,从花瓣中心浓郁的粉紫,到边缘渗出水晕般的淡蓝,最后消失在若有似无的“毛”状边缘,完美复刻了太湖日出刹那,霞光穿透轻薄晨雾的瞬息变幻之美!
“哎呀!”小蕊第一个惊呼出声,眼睛瞪得溜圆,全息平板都忘了看,“阿婆!阿婆快看!活了!那花瓣活了!好像风一吹就能动起来!”她指着绣面上流光溢彩、仿佛真的沾染了晨露的星绒牡丹,兴奋地跳起来,“三小时!阿婆!三小时也能有温度!AI也能有‘慢’的灵魂!”
周阿婆布满皱纹的脸上,第一次对那冰冷的机器露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带着温度的笑容。那笑容,像冬日阴霾后穿透云层的第一缕阳光,温暖而充满力量。她没有评价AI,只是轻轻拍了拍星璃紧绷的肩膀,那瘦削肩膀的线条,在触及阿婆手掌的瞬间,不易察觉地松弛了下来。星璃低着头,看着绣面上那流动的霞光,浅蓝的眼底深处,有什么坚固的东西正在融化,一种奇异的、混合着成就感与巨大失落感的暖流,悄然淹没了她高效至上的冰冷逻辑核心——原来,极致效率带来的满足感,与亲手赋予造物生命温度带来的悸动,是如此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