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星环墨韵——软性文明全球生长纪实(上)(1/2)
当“万族共生花”的星芒,如同稀释的液态钻石,穿透天枢城半透明的生物穹顶,在临窗茶座的木纹桌面上投下摇曳的光斑时,穆婉茹正坐在“共生书院”那个她惯常的角落里。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新墨水和某种难以名状的宇宙尘埃混合的宁静气息。她翻开那本新到的《星穹文萃》,指尖划过书页边缘时,细微的摩擦声竟比窗外的城市低语更清晰。奇异的是,书页间并非油墨香,而是飘散出一种若有似无的清冽桂香——那是用尖端星核技术封存的“气味记忆”。指尖翻动间,一个文明的土地就在鼻尖苏醒:一页敦煌的沙枣花,干燥、微甜,带着时光的沙砾感;下一页是亚马逊雨林暴雨初歇时的浓郁湿绿,苔藓和腐朽巨木的气息纠缠;再一页,竟是冰岛旷野雪松的冷冽清香,仿佛能冻结鼻腔。
穆婉茹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气,那冰岛的冷香让她脊椎泛起一阵微小的颤栗,如同多年前某个独自旅行的冬日清晨。就在这时,一阵轻快却略显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这片宁静。小棠像只受惊的雀鸟般扑过来,脸颊因兴奋泛着红晕,手里紧紧攥着一块薄如蝉翼的全息平板。“婉茹姐!快看这个!震撼级的!”她的声音带着年轻生命特有的、未经修饰的明亮。
屏幕莹莹亮起,是新上线的星际网络小说《共生航线》的宣传页。主角设定极具冲击力:一位地球少女与织女星少年的混血后代,驾驶着一艘名为“心舟”的、据说能感知使用者情绪的奇特飞船(船体材质像凝固的月光),穿梭于虫洞交错的星际迷途,最终在半人马座星系播种下象征联结的“共生花”,奇迹般地化解了两个文明由来已久的资源战争宿怨。下方作者简介赫然写着:“星芒,天狼星团新锐作家,创作灵感源于地球‘共生社区’的‘爱情公园’”。
“‘共生不是目的,是让每个生命都能在宇宙里找到自己的光’……”穆婉茹的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屏幕上这段被高亮标出的文字。一股难以言喻的热流蓦地冲上眼眶,她慌忙低下头,假装被书页间飘出的另一阵气味——某种类似雨后草原的清新——吸引。这句话像一颗微小却沉重的星核,毫无预兆地坠入她记忆的深湖,漾开一圈圈复杂而模糊的涟漪。她想起荆无棣深夜伏案时专注的侧影,想起母亲临终前握着她手的那份冰凉与不舍,想起天枢城初建时那些在废墟上相互扶持的、沾满灰尘却异常明亮的眼睛。光……每个人都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光,在这浩瀚得令人心悸的宇宙里。
一、文学新章:当孤独的笔墨触达无垠星穹
新纪元的文学,是一场场“植根厚土”与“仰望深渊”的隐秘交响,在个体的孤独房间与星辰的喧嚣光芒之间,架起无形的弦。
窗棂投进的星芒,在摊开的书页上移动,像无声的沙漏。穆婉茹放下平板,目光投向窗外虚拟光幕上正在直播的苏州评弹直播间。镜头聚焦在那双略显沧桑却异常稳定的手上。吴亮的手指,关节处因常年拨弦带着薄茧,此刻正灵巧地拂过三弦光润的丝弦。他闭着眼,头颅随着旋律微小地晃动,仿佛沉浸在一个只有他自己能完全理解的古老梦里。他唱的并非寻常的才子佳人,而是改编自《诗经·关雎》的《共生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星河耿耿,与子同舟……”那悠扬苍劲的唱腔,穿透数字信号的阻隔,带着江南水汽的湿润与历史的重量,撞击着无数光年外的耳膜。地球观众区域的弹幕如潮水般涌动,“泪目”“dNA动了”的字样密密麻麻。而在织女星频道,一行行奇异的、仿佛藤蔓缠绕般的星文留言悄然浮现:“这旋律的频率……不可思议,竟与我们‘心之藤’在无光深夜里生长的低频共鸣如此相似!”更年轻的创作者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传承,他们将评弹的古韵内核剥离、打碎,与冰冷锐利的电子脉冲、浩瀚的星云采样糅合,诞生了“星穹评弹”。一曲《虫洞低语》以其奇诡的韵律和撕裂又融合的情感张力,竟在银河系音乐榜榜首的位置盘踞了整整三周,冰冷的榜单数据背后,是无数种族的耳机里共享着同一份源自地球角落的、被星辰重塑的古老乡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