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昆仑信号与权力暗影(2/2)
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昆仑”基地可能拥有幽光城急需的、更完整的灾前科技数据库、大型工业生产能力、甚至可能保有战略级别的武器或资源储备。与他们合作,人类整体的生存和反击能力可能会得到质的提升。
但风险同样巨大:
1. 权力冲突: “昆仑”势必会要求主导权。星火同盟自下而上、基于共识和生存需求的协作模式,能否与自上而下的命令式体系兼容?荆无棣的特殊地位和力量,会被他们视为“战略资产”还是“不稳定因素”?
2. 理念分歧: “昆仑”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是恢复旧有的国家和秩序,还是像星火同盟一样探索新的文明可能?在对待“沉睡者”、“第七守望站”乃至“沟通者”的态度上,很可能产生根本性分歧。
3. 暴露风险: 与“昆仑”建立稳定联系,意味着幽光城的位置和实力将暴露给一个未知且强势的实体。在末世中,这本身就是巨大的风险。
“我们不能忽视他们,但绝不能轻易服从。”穆婉茹率先打破了沉默,“我们需要对话,但必须建立在平等和明确共同目标的基础上。”
“同意。”苏瑾长老点头,“回复他们:幽光城收到信息。我们认同文明存续的最高目标,愿意在平等、互利、信息透明的前提下进行情报交流和技术合作。但星火同盟是一个基于自愿联合的生存共同体,其内部事务自主。请明确‘昆仑’基地的现状、资源、以及对于当前危机(特别是‘沉睡者’和地外威胁)的总体战略评估。”
这是一个谨慎而坚定的回应,既表达了合作意愿,也划清了底线。
加密信号被发送出去。
接下来的等待,比面对“毁灭者”的进攻更加令人煎熬。这不仅仅是一次通讯,更是一场关于末世话语权和文明未来走向的无声交锋。
数小时后,“昆仑”的回复来了。语气依旧冷静,但似乎少了一丝居高临下,多了一丝务实的考量:
【认可幽光城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成就与情报价值。】
【‘昆仑’基地现状:保有完整指挥链、核心科研团队、部分战略储备及有限生产能力。战略评估:‘收割者’(鸭首人)为直接威胁,‘盖亚之怒’(沉睡者)为生存根本威胁。当前优先级:稳定‘盖亚之怒’,获取并解析第三方(第七守望站)技术,寻求对‘收割者’的反制手段。】
【提议:建立定期加密情报共享机制。‘昆仑’可提供部分高精度卫星侦察数据(残存)、特定材料及重型装备技术支持。作为交换,要求共享‘异常能量干预’(荆无棣)的详细数据、与第三方接触的全部记录、以及‘星火同盟’网络节点信息。】
【警告:监测到‘收割者’残存力量正在高原边缘区域聚集,疑似针对我方或你方活动。建议协调防御。】
回复内容信息量巨大。它确认了“昆仑”的强大实力和清晰目标,也提出了具体的合作方案,但交换条件极为苛刻,几乎要求幽光城交出所有核心机密和主导权。最后关于鸭首人活动的警告,既是提醒,也带着一丝“需要依靠我们”的暗示。
“他们想要我们的命脉。”秦戬冷冷道。
“但他们也确实有我们急需的东西,比如卫星数据和重型装备。”老教授客观分析。
“关键在于度。”穆婉茹沉吟道,“我们可以共享部分非核心情报和节点信息,展示诚意,但荆无棣的数据和与‘第七守望站’的深层接触记录必须严格保密。合作可以从具体的、有限的项目开始,比如联合防御鸭首人的高原渗透,或者共同解析某些技术难题。”
一番激烈讨论后,一份新的、更加细化的合作提案被发送给“昆仑”,明确了可共享的信息范围、合作项目优先级以及决策协商机制。
权力暗流,开始在末世的水面下涌动。幽光城在应对星球级灾难和异族威胁的同时,不得不开始面对来自人类内部、源于旧世界秩序的、全新的挑战与机遇。
星火同盟,这个在废墟中诞生的希望之光,能否在与昔日巨人的碰撞融合中,找到一条真正通往新文明的道路,还是会被旧世界的阴影所吞噬?
答案,就在即将到来的、与“昆仑”的第一次实质性接触之中。而所有人都不知道,这场接触,将会把本就复杂的局势,引向一个更加波澜云诡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