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大运送我重开军旅 > 第33章 改革开始

第33章 改革开始(2/2)

目录

腊月廿八的首都,总参作战大厅的暖气开得很足。叶修站在王力办公室门口,手里捏着那份《关于装甲步兵团信息化合成化改革试点的申请报告》,封皮被指尖焐得有些发皱。窗外的雪粒子正扑打在玻璃上,像极了四个月前作战大厅里,吴浩坠机时砸在雷达屏上的雨珠。

“进来。”王力的声音从门内传来,带着少见的温和。他摘下眼镜擦拭,镜片后的目光扫过叶修怀里的报告,“想清楚了?基层可比机关苦。”

“苦,但能摸到真实的脉搏。”叶修把报告放在桌上,“我在总参整理了近百份演习数据,702团的问题最典型——他们今年新装备的 96 坦克集群具备强大的机动性,能够在短短 30 秒内完成战术机动,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火力支援申请的平均耗时却高达 17 分钟,这无疑会对作战效率产生严重影响。

装甲步兵连所配备的数字化终端具有传输高清影像的能力,这无疑是一项先进的技术。但令人惊讶的是,炮营的坐标解算仍然依赖于传统的手动计算器,这种技术上的滞后显然与现代化战争的要求不相适应。

王力拿起报告,快速翻阅到“改革目标”一页,他的手指停留在“建立团级 c4ISR 系统”这几个字上,眼神中透露出疑惑和思考。c4ISR 系统是现代战争中至关重要的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和侦察系统,对于提高作战效能具有关键作用。

王力看着叶修,问道:“你打算将‘信息高速公路’从师级直接铺设到团级吗?”他的问题直接点明了叶修的改革思路。

叶修微微一笑,抽出随附的作战想定图,展开在桌子上。他指着图上的 702 团,详细解释道:“师级节点就如同人体的主动脉,而团级则像是毛细血管。702 团下辖 3 个装甲和机械化步兵营、1 个炮兵营和 1 个防空营,这样的编制正好可以模拟‘侦、控、打、评’一体化的闭环作战模式。”

叶修进一步说明道:“我曾经做过详细的测算,如果侦察连能够将目标坐标直接推送至炮营终端,那么火力响应时间将能够被压缩到 5 分钟以内,这一水平与海湾战争中的鹰酱装甲师相当。”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这一改革方案的信心和期待。

办公室陷入短暂的沉默。王力望着窗外飘雪,突然笑了:“你小子,倒真敢挑硬骨头啃。702团的老团长可是战场下下来从装步营一步一步干上来的,脾气倔得很,你确定他肯配合?”

“我见过王庆瑞团长。”叶修想起之前在702团那个裹着羊皮大衣、蹲在96坦克指挥塔上啃馒头的汉子,“他说‘装甲兵的字典里没有‘等’字’,应该能明白改革的意义。”

王力拍了拍报告,推回给叶修:“明天就去干部部办手续。记住,改革不是‘一刀切’,该留的传统要留——比如他们每年除夕的‘草原篝火夜’,那是凝聚兵心的魂。”

目录
返回顶部